龐眉太史足重繭,盡驅(qū)百怪歸筆頭
出自宋代林亦之《范宰同鄭簿應(yīng)尉送戰(zhàn)船至海上招野人同游賦得》:
可月湖邊送戰(zhàn)舸,長嘯便欲凌清波。
好風(fēng)吹帆如去馬,鼠曹若可雙手把。
青天無云水初漲,一山兩山浮水上。
平生膽意少羈束,叩舷長歌心益壯。
生平誦書口啾啾,何似一日觀滄流。
龐眉太史足重繭,盡驅(qū)百怪歸筆頭。
群公楚楚皆人物,我亦自忘布衣拙。
恢諧莫續(xù)濟川君,可無一詩記明月。
注釋參考
龐眉
眉毛黑白雜色。形容老貌。龐,用同“ 庬 ”。 唐 錢起 《贈柏巖老人》詩:“龐眉忽相見,避世一何久。” 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三折:“見一箇龐眉老叟行在前面?!?清 唐孫華 《閑居寫懷》詩之六:“龐眉既潛顏,皓首仍悲 馮 ?!?/p>
太史
太史 (tàishǐ) 官名。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,朝廷大臣。后職位漸低,秦稱太史令,漢屬太常,掌天文歷法。魏晉以后太史僅掌管推算歷法。至明清兩朝,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(zé),又稱翰林為太史 an official who holds astronom and calendar 指司馬遷所著的《史記》 Historical Records written by Si Maqian 參之太史?!啤?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重繭
(1).厚綿衣?!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爸乩O衣裘,鮮食而寢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繭,緜衣?!?/p>
(2).手腳上的厚繭。多指跋涉辛苦。《戰(zhàn)國策·宋衛(wèi)策》:“ 墨子 聞之,百舍重繭,往見 公輸般 。” 姚宏 注:“重繭,累胝也?!?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十反》:“ 干木 息偃以藩 魏 , 包胥 重蠒而存 郢 ?!薄稌x書·溫嶠傳》:“昔 包胥 楚國 之微臣,重趼致誠,義感諸侯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勞山道士》:“手足重繭,不堪其苦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雁門尚書行》序:“二年,公長子 世瑞 重趼入 秦 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中國地質(zhì)略論》:“然彼不憚重繭,入吾內(nèi)地,狼顧而鷹睨,將胡為者?”
百怪
(1).多種怪異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訂鬼》:“人之且死,見百怪?!?宋 蘇轍 《和子瞻泗州僧伽塔》:“蛟龍百怪不敢近,迴風(fēng)倒浪歸無蹤?!?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龍神需舍利經(jīng)文》:“后舟載者俱見海神百怪,攀船而上,以經(jīng)軸為求?!?/p>
(2).各種奇想。 唐 韓愈 《調(diào)張籍》詩:“精誠忽交通,百怪入我腸?!?/p>
筆頭
(1).筆上用以書寫的部分。 唐 杜牧 《池州清溪》詩:“何物賴君千遍洗,筆頭塵土漸無痕?!?宋 楊萬里 《新路店道中》詩:“染得筆頭生五色,急將描取入詩筒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七五回:“順手拿起一枝筆……拔去筆套一看,卻又是沒有筆頭的。”
(2).謂寫作。 唐 陸馀慶 子《嘲父》詩:“ 陸?zhàn)N慶 ,筆頭無力觜頭硬,一朝受辭訟,十日判不竟?!?宋 朱淑真 《讀史》詩:“筆頭去取萬千端,后世遭它恣意瞞?!?/p>
(3).指書面。 王西彥 《病人》:“我們在筆頭上和口頭上,不是總愛高呼文化下鄉(xiāng)嗎?”
林亦之名句,范宰同鄭簿應(yīng)尉送戰(zhàn)船至海上招野人同游賦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