勃姑偶下小梅枝,要看渠儂褐錦衣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壬子正月四日后圃行散四首》:
勃姑偶下小梅枝,要看渠儂褐錦衣。
柱后藏身教不見,卻因不見轉(zhuǎn)驚飛。
注釋參考
勃姑
即勃鴣。鳥名。 宋 陸游 《春社》詩:“桑眼初開麥正青,勃姑聲里雨冥冥。”
小梅
見“ 小梅花 ”。
渠儂
方言。他,她。 宋 楊萬里 《過瘦牛嶺》詩:“夜來尚有餘樽在,急喚渠儂破客愁?!?元 高德基 《平江記事》:“ 嘉定州 去 平江 一百六十里,鄉(xiāng)音與 吳城 尤異,其并海去處,號三儂之地。蓋以鄉(xiāng)人自稱曰‘吾儂’、‘我儂’,稱他人曰‘渠儂’,問人曰:‘誰儂’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ren{1~1}妖》:“妻曰:‘家中無廣舍,渠儂時復(fù)出入,可復(fù)奈何?’”
錦衣
(1).精美華麗的衣服。舊指顯貴者的服裝。《詩·秦風·終南》:“君子至止,錦衣狐裘?!?毛 傳:“錦衣,采色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錦者,雜采為文,故云采衣也。” 唐 李白 《越中覽古》詩:“ 越王 句踐 破 吳 歸,義士還家盡錦衣。”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駕行儀衛(wèi)》:“象七頭,各以文錦被其身……錦衣人跨其頸。”
(2).指禁衛(wèi)軍士卒?!肚皾h書平話》卷上:“黃羅旗蓋下,見三千個錦衣簇擁,二百員戰(zhàn)將遮護?!?/p>
(3).指錦衣衛(wèi)。亦指錦衣衛(wèi)的官員。 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·察智·周新異政》:“公在 浙 多異政,時錦衣紀綱擅寵,使千戶往 浙 輯事,作威受賂, 新 捕治之?!?清 余懷 《板橋雜記·軼事》:“ 定生 大為錦衣 馮可宗 所辱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會獄》:“聽説要拿廵按 黃澍 、督撫 袁繼咸 、大錦衣 張薇 ?!?/p>
楊萬里名句,壬子正月四日后圃行散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