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丁謂《鶴》:
警露青冥外,沖天食息間。
金衣游太液,玉羽下緱山。
松見千年偃,丹知九轉(zhuǎn)還。
云心在蓬閬,枝粒不相關(guān)。
注釋參考
金衣
(1).指柑橘等金黃色的果皮。 漢 李尤 《七款》:“金衣朱里,班理內(nèi)充,滋味偉異,淫樂無窮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園橘詩》:“但令入玉盤,金衣非所恡。” 南朝 梁 劉潛 《謝柑啟》:“便得削彼金衣,咽茲玉液,甘踰萍實,冷亞冰壺。”
(2).指古時華美的縷金之衣。為貴官所服。 唐 張繼 《明德宮》詩:“碧瓦朱楹白晝閒,金衣寶扇曉風(fēng)寒?!?/p>
(3).指黃色的鳥羽。 唐 吳融 《鴛鴦》詩:“翠翹紅頸覆金衣,灘上雙雙去又歸?!?清 閻爾梅 《汧置草堂讀史詩》:“東渚白蓮迎錫杖,南園黃鳥炫金衣?!?/p>
(4).曲名?!督鹂|衣》的省稱。 宋 秦觀 《金明池》詞:“佳人唱《金衣》莫惜,才子倒玉山休訴?!?/p>
太液
(1).古池名。 漢 太液池 ,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。 武帝 元封 元年(公元前110年)開鑿,周回十頃。池中筑 漸臺 ,高二十馀丈;又起三山,以象 瀛洲 、 蓬萊 、 方丈 三神山,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前唐中而后 太液 ?!眳㈤啞度o黃圖》卷四。
(2).古池名。 唐 太液池 ,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后,中有 太液亭 。 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詞》之八:“鶯歌聞 太液 ,鳳吹遶 瀛洲 ?!眳㈤?清 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·西安府二·大明宮》。
(3).古池名。 元 、 明 、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、 中海 、 南海 三海。 元 時名 西華潭 。 清 稱 太液池 。南北四里,東西二百馀步,池上跨長橋,舊有石牌坊,東西對峙,東曰玉蝀,西曰金鼇。橋北稱 北海 ,橋南稱 中海 ,其中 瀛臺 以南稱 南海 。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,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。
玉羽
(1).潔白的羽翼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舞鶴賦》:“疊霜毛而弄影,振玉羽而臨霞?!?唐 杜甫 《鷗》詩:“卻思翻玉羽,隨意點春苗?!?宋 蘇軾 《再和潛師》詩:“惟有飛來雙白鷺,玉羽瓊枝鬭清好?!?/p>
(2).指箭羽。 唐 李端 《度關(guān)山》詩:“拔劍金星出,彎弧玉羽鳴?!?/p>
緱山
即 緱氏山 。指修道成仙之處。 唐 白居易 《吳興靈鶴贊》:“ 遼水 一去, 緱山 不迴?!?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自負(fù)》:“ 薛能 尚書題集后曰:‘縱有 緱山 也無益,四方聯(lián)絡(luò)盡蛙聲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訪友》:“因此上 箕山 掛瓢, 緱山 弄簫?!眳⒁姟?緱氏山 ”。
丁謂名句,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