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駱賓王《在獄詠蟬并序》:
余禁所禁垣西,是法廳事也,有古槐數(shù)珠焉。
雖生意可知,同殷仲文之古樹,而聽訟斯在,即周召伯之甘棠。
每至夕照低陰,秋蟬疏引,發(fā)聲幽息,有切嘗聞。
豈人心異于曩時(shí),將蟲響悲于前聽。
嗟乎,聲以動容,德人以象賢。
故潔其身也,稟君子達(dá)人之高行,蛻其皮也,有仙都羽化之靈姿。
候時(shí)而來,順陰陽之?dāng)?shù),應(yīng)節(jié)為變,寄藏用之機(jī)。
有目斯開,不以道昏而昧其視,有翼自薄,不以俗厚而其真。
吟喬樹之微風(fēng),韻姿天縱,飲高秋之墜露,清畏人知。
仆失路艱虞,遭時(shí)微徽。
不哀傷而自怨,未搖落而先衰。
聞蟪蛄之流聲,悟平反之已奏,見情沿物應(yīng),哀弱羽之飄零,道寄人知,憫馀聲之寂寞。
非謂文墨,取代幽憂云爾。
西陸蟬聲唱,南冠客思深。
不堪玄鬢影,來對白頭吟。
露重飛難進(jìn),風(fēng)多響易沉。
無人信高潔,誰為表余心。
注釋參考
人心
人心 (rénxīn) 指人的感情、愿望等 the will of the people 全國久蟄之人心,乃大興奮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這是人心所向,大勢所趨 良心 conscience曩時(shí)
往時(shí);以前。 漢 賈誼 《過秦論上》:“深謀遠(yuǎn)慮,行軍用兵之道,非及曩時(shí)之士也?!?宋 葉夢得 《石林燕語》卷七:“諸帥府復(fù)得與家俱行,無復(fù)曩時(shí)之患矣?!?章炳麟 《文學(xué)說例》:“至於 禹 域,進(jìn)化雖紆,然其官府治具,社會人事,繁錯萬端,本非曩時(shí)之 日本 比也?!?/p>
蟲響
(1).指蟬聲。 唐 駱賓王 《在獄詠蟬》詩序:“豈人心異於曩時(shí),將蟲響悲於前聽?!?/p>
(2).蟲鳴。 宋 林景熙 《練川道中次胡汲古韻》:“水寒荷葉老,蟲響豆花秋?!?/p>
駱賓王名句,在獄詠蟬并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