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樓鑰《括蒼溪漲》:
雨余大溪觸山流,氣勢直欲凌沙洲。
浮梁中分斷螮蝀,流沫更去行蛟虬。
人家嘈嘈避新漲,云稼苒苒添平疇。
漁翁輕生有如此,小艇橫絕隨飛鷗。
注釋參考
觸山
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,怒而觸 不周之山 ,天柱折,地維絶,天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?!焙笠浴坝|山”喻力大無窮。 南朝 梁 劉孝標 《辨命論》:“觸山之力無以抗,倒日之誠弗能感。”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十七回:“ 魯莊公 曰:‘ 鮑叔牙 挾忿而來,加以 宋 助, 南宮長萬 有觸山舉鼎之力,吾國無其對手,兩軍并峙,互為犄角,何以御之?’”
氣勢
氣勢 (qìshì) 表現(xiàn)出來的力量、威勢 momentum 民族解放運動的磅礴氣勢沙洲
沙洲 (shāzhōu) 江河里泥沙淤積成的小片陸地 bar;cay;sandbank;sandbar 然小孤之旁,頗有沙洲葭葦, 大孤則四際渺彌皆大江。—— 宋· 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樓鑰名句,括蒼溪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