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荷隨波泛,回飆激林響。
出自唐朝韋應(yīng)物《慈恩伽藍(lán)清會》
素友俱薄世,屢招清景賞。鳴鐘悟音聞,宿昔心已往。
重門相洞達(dá),高宇亦遐朗。嵐嶺曉城分,清陰夏條長。
氳氛芳臺馥,蕭散竹池廣。平荷隨波泛,回飆激林響。
蔬食遵道侶,泊懷遺滯想。何彼塵昏人,區(qū)區(qū)在天壤。
注釋參考
隨波
(1).依著風(fēng)波飄動?!段倪x·宋玉<高唐賦>》:“徙靡澹淡,隨波闇藹。” 劉良 注:“言林木繁茂,隨風(fēng)波而動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隨波迴轉(zhuǎn),有似客游?!?宋 汪藻 《小重山》詞:“柳梢風(fēng)急墮流螢,隨波去,點(diǎn)點(diǎn)亂寒星?!?/p>
(2).比喻無原則地跟從他人行事。 唐 羅隱 《讒書·答賀蘭友書》:“況僕求試京師,隨波而上,逐隊(duì)而下,亦有年矣。” 清 陳田 《<明詩紀(jì)事己籤>序》:“暨乎隨波之流,摹仿太甚,為弊滋多?!?/p>
回飆
亦作“ 回飇 ”。旋轉(zhuǎn)的狂風(fēng)。 漢 賈誼 《惜誓》:“臨中國之眾人兮,託回飆乎尚羊?!?唐 李白 《久別離》詩:“云鬟緑鬢罷梳結(jié),愁如回飇亂白雪?!?宋 葉適 《再過吳江贈僧了洪》詩:“回飇掩夾浦,勢與黑樓頏?!眳⒁姟?回風(fēng) ”。
同“ 迴飇 ”。亦作“廻飆”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雜詩》:“何意迴飆舉,吹我入云中?!?唐 元稹 《遣興》詩之五:“炎夏火再伏,清商暗迴飆。”《鏡花緣》第八八回:“不夜之彩,何假乎 纖阿 之輝;廻飆之能,何虞乎 蜚廉 之怒?!?/p>
迴飇:旋轉(zhuǎn)的狂風(fēng)。 晉 張協(xié) 《雜詩》之二:“浮陽映翠林,迴飇扇緑竹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夢》:“忽爾迴飇吹一海圖?!?/p>
迴飈:同“ 迴飆 ”。亦作“廻飆”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秋胡詩》:“原隰多悲涼,廻飈卷樹高?!?謝無量 《西湖旅興寄懷伯兄五十韻》:“徂歲憐青鏡,迴飈託素箋?!?/p>
韋應(yīng)物名句,慈恩伽藍(lán)清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