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宋濂《王冕好學》:
王冕者,諸暨人。
七八歲時,父命牧牛隴上,竊入學舍,聽諸生誦書;聽已,輒默記。
暮歸,忘其牛。
或牽牛來責蹊田者。
父怒,撻之,已而復如初。
母曰:“兒癡如此,曷不聽其所為?”冕因去,依僧寺以居。
夜?jié)摮觯鹣ド?,?zhí)策映長明燈讀之,瑯瑯達旦。
佛像多土偶,獰惡可怖;冕小兒,恬若不見。
安陽韓性聞而異之,錄為弟子,學遂為通儒。
性卒,門人事冕如事性。
時冕父已卒,即迎母入越城就養(yǎng)。
久之,母思還故里,冕買白牛駕母車,自被古冠服隨車后。
鄉(xiāng)里兒競遮道訕笑,冕亦笑。
選自《元史·王冕傳》
注釋參考
弟子
弟子 (dìzǐ) 門徒,徒弟;接受他人教導并幫助傳播和實行的人 disciple;follower;pupil通儒
指通曉古今、學識淵博的儒者?!段究澴印ぶ伪尽罚骸耙拔锊粸闋奚s學不為通儒?!薄逗鬂h書·賈逵傳》:“ 逵 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,又作詩、頌、書、連珠、酒令凡九篇,學者宗之,后世稱為通儒?!?宋 蘇軾 《答試館職人啟》:“職在翰苑,當發(fā)策而莫辭,識匪通儒,懼品藻之不稱?!?劉師培 《論近世文學之變遷》:“及 乾 嘉 之際,通儒輩出?!?/p>
宋濂名句,王冕好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