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龜曳尾防鑽殼,老蚌潛光怕剖珠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絕》:
靈龜曳尾防鑽殼,老蚌潛光怕剖珠。
史筆久無兩龔傳,畫家曾有二疏圖。
注釋參考
龜曳尾
《莊子·秋水》:“此龜者,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?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?”后遂用作典故,以“龜曳尾”比喻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。 北齊 劉晝 《新論·韜光》:“龜曳尾於 暘谷 之泥,則鉆灼之患不至?!?唐 白居易 《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見示之作》:“鵬背負天龜曳尾,云泥不可得同游?!?/p>
老蚌
對有賢子者的譽稱?!赌鲜贰ね跽鋰鴤鳌罚骸癌z 王珍國 ﹞還為大司馬中兵參軍。 武帝 雅相知賞,謂其父 廣之 曰:‘ 珍國 應(yīng)堪大用,卿可謂老蚌也?!薄赌淆R書·王廣之傳》作“老蜯”。參見“ 老蚌生珠 ”。
潛光
(1).隱藏光彩。比喻才華不外露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仙人篇》:“潛光養(yǎng)羽翼,進趨且徐徐?!?唐 李白 《紀南陵題五松山》詩:“圣達有去就,潛光愚其德?!?/p>
(2).指隱居?!稌x書·隱逸傳·郭瑀》:“先生潛光九皋,懷真獨遠?!?唐 李白 《自梁園至敬亭山因有此贈》詩:“水國饒英奇,潛光臥幽草。” 唐 李白 《避地司空原言懷》詩:“我則異於是,潛光 皖水 濱?!?/p>
劉克莊名句,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