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次韻解樞干二首》:
我方首儒冠,頗亦易此人。
尚友卑自漢,讀書考先秦。
士或暗鄭樸,識(shí)面蘄卜鄰。
計(jì)疎志空勤,敝帚浪自珍。
口前齊東語,瞢欲潤(rùn)帝綸。
學(xué)如村社醖,百璃間一醇。
老蘗媚衰紅,飽閱姚魏春。
顧慚誤題品,五字極清新。
君才允文武,行矣拱帝宸。
余年念桑榆,歸去儕編民。
注釋參考
儒冠
(1)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。《史記·酈生陸賈列傳》:“ 沛公 不好儒,諸客冠儒冠來者, 沛公 輒解其冠,溲溺其中?!?唐 韓愈 《送侯參謀赴河中幕》詩(shī):“猶思脫儒冠,棄死取先登?!?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﹝ 鄧生 ﹞詬公謂:‘若乃養(yǎng)馬,而我職弟子員,冠儒冠。’”
(2).借指儒生。 唐 杜甫 《奉贈(zèng)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袴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?!?宋 王禹偁 《謝宣賜表》:“儒冠之榮,無以加此?!?清 方文 《送蕭賡九北歸》詩(shī):“ 長(zhǎng)干 一見喜且悲,儒冠端被虛名誤?!?/p>
陳造名句,次韻解樞干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