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胥國在吾宇,桃花源有別天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竹溪再和余亦再作》:
帝率耆英入社,攀留窮鬼忘年。
華胥國在吾宇,桃花源有別天。
注釋參考
華胥
(1).人名。傳說是 伏羲氏 的母親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瓠子河》:“ 瓠河 又左逕 雷澤 北,其澤藪在 大成陽縣 故城西北十餘里,昔 華胥 履大跡處也。” 唐 司馬貞 《補(bǔ)<史記·三皇本紀(jì)>》:“ 太皥 庖犧氏 ……母曰 華胥 ,履大人跡於 雷澤 ,而生 庖犧 於 成紀(jì) ?!?庖犧 ,即 伏羲 。
(2).《列子·黃帝》:“﹝ 黃帝 ﹞晝寢,而夢(mèng)游於 華胥氏 之國。 華胥氏 之國在 弇州 之西, 臺(tái)州 之北,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。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,神游而已。其國無帥長(zhǎng),自然而已;其民無嗜欲,自然而已…… 黃帝 既寤,怡然自得?!焙笥靡灾咐硐氲陌矘泛推街?,或作夢(mèng)境的代稱。 宋 王安石 《書定林院窗》詩之一:“竹鷄呼我出 華胥 ,起滅篝燈擁燎爐?!?清 黃遵憲 《寄懷左子興領(lǐng)事》詩:“十載勛名輔英簜,一家安樂寄 華胥 ?!?郭沫若 《卓文君》第一景:“四處都是愁城?何處是 華胥 國境?幾次想,仰我三尺長(zhǎng)劍,令我魂兒飛升!”
桃花源
桃花源 (táohuāyuán) 在湖南省桃源縣境,是一個(gè)風(fēng)景秀麗的天然公園,傳說陶淵明因此地而作《桃花源記》,故而得名 the Peach Garden 又稱“桃花潯”,“桃花洞”。指避世隱居的地方,亦指理想的境地 Arcadia劉克莊名句,竹溪再和余亦再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