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雨放行三尺水,萬松回納半帆風
出自宋代白玉蟾《留別鐵柱宮葉法師》:
不嫌來往日詩筒,春興無窮我欲東。
一雨放行三尺水,萬松回納半帆風。
且將南浦難題景,寄在西山絕頂峰。
柳處酒家花處寺,并留他日款游從。
注釋參考
一雨
(1).一場雨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水旱》:“當此之時,雨不破塊,風不鳴條,旬而一雨,雨必以夜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答四皓廟》詩:“如彼旱天云,一雨百穀滋。” 宋 蘇軾 《喜雨亭記》:“一雨三日,繄誰之力!” 許杰 《枉生女士》:“所謂‘終年皆是夏,一雨便成秋’者,便是指這種時候而言的。”
(2).佛經(jīng)常以“一雨”喻教法;佛說一味之法,眾生隨機緣而有差別,如草木之于雨?!督饎?cè)两?jīng)·序品》:“猶如一雨潤,眾草皆悉榮,隨其性各異。” 唐 皎然 《聽素法師講法華經(jīng)》詩:“應機如一雨,誰不滌心塵?!?/p>
放行
放行 (fàngxíng) 指崗哨、關(guān)卡準許通過 let sb. pass 放過不予懲罰 let-off三尺水
喻劍。 唐 李賀 《春坊正字劍子歌》:“先輩匣中三尺水,曾入 吳 潭斬龍子?!?/p>
回納
謂奉還別人贈送之物。 宋 蘇軾 《與開元明師書》:“謹留筆一束,以領(lǐng)雅意,餘回納,不訝不訝。”
白玉蟾名句,留別鐵柱宮葉法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