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姜特立《賦孫宰知魚亭》:
萬物各有適,所樂乃其天。
達人默識之,此意妙難傳。
賢哉漆園吏,知魚豈其然。
客問子非魚,烏知魚樂全。
答云我所知,知之濠梁間。
問者固已遠,答者不亦難。
要知知魚樂,當作夢蝶觀。
周與蝶非兩,魚我寧相懸。
海門孫夫子,讀書必鉤玄。
結(jié)茅制小亭,下瞰碧玉灣。
因魚揭佳名,理賾非言詮。
夫子固知魚,魚亦知君賢。
我欲從之游,褰裳濯清泉。
魚乎可勿猜,久矣忘機緣。
注釋參考
佳名
(1).好名聲,美名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:“ 祖光祿 少孤貧,性至孝,常自為母炊爨作食。 王平北 聞其佳名,以兩婢餉之?!?/p>
(2).好名字。 唐 陸龜蒙 《華陽巾》詩:“ 蓮華峰 下得佳名,云褐相兼上鶴翎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科場·廷試》:“ 嘉靖 末年,及今上近科,以大力得路者,改佳名以應廷對?!?/p>
言詮
(1).謂以言語解說?!蛾悤じ悼f傳》:“言為心使,心受言詮。” 唐 張說 《聞雨》詩:“聲真不世識,心醉豈言詮?!?清 黃景仁 《題錢舜舉畫林和靖小像》詩:“此花只合先生詩,便著言詮都絶俗?!?呂澂 《中國佛學源流略講》第六講:“真諦本身是無相,談不上什么區(qū)別,但真諦之說為真諦,仍需要言詮?!?/p>
(2).引申指語言的跡象?!豆抛鹚拚Z錄·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普說語錄》:“古人不得已,向無言詮處假立言詮,無方便中巧施方便?!?元 耶律楚材 《琴道喻五十韻以勉忘憂進道》:“知是圣人道,安得形言詮!”《花月痕》第十五回:“ 采秋 説道:‘人之相知,貴相知心,落了言詮,已非上乘。’”
姜特立名句,賦孫宰知魚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