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敵不足滅,頹俗何由仁
出自宋代彭龜年《挽張南軒先生八首》:
妖氛動(dòng)寥廊,白日漫沙塵。
忠義不可沒,扶攜憫如邠。
人情易勇怯,鼓舞吾當(dāng)伸。
忽忘天地讎,卻見玉帛鄰。
淪胥五十年,銳氣日以堙。
皇皇忠獻(xiàn)家,正議摩秋旻。
只手提三綱,一樓挽萬鈞。
狂敵不足滅,頹俗何由仁。
千載諸葛公,相望吾沾巾。
注釋參考
不足
不足 (bùzú) 不充足,不夠,滿足不了需要 inadequate;be not enough 二十尚不足?!稑犯娂つ吧仙!?最愛湖東行不足?!啤ぐ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》 缺少或沒有 lack 信心不足 少于,不到 less than 不足一千 不能;不可以 can’t;should not 此中語云:“不足為外人道也?!薄獣x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不值得,不必 not worth頹俗
頹敗的風(fēng)俗?!逗鬂h書·胡廣傳》:“ 廣 才略深茂,堪能撥煩,愿以參選,紀(jì)綱頽俗,使束脩守善,有所勸仰?!薄段簳び蚊鞲鶄鳌罚骸扒洫?dú)秉沖操,居今行古,有 魏 以來,首振頽俗。” 明 張居正 《三辭恩命疏》:“貪進(jìn)之戒,臣先犯之,何以率先百僚,表正頽俗?” 胡韞玉 《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賦》詩:“俎豆奉典型,力與頽俗抗?!?/p>
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么途徑。《楚辭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愿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(dá)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甕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譬如治家,耕當(dāng)問奴,織當(dāng)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(yuǎn)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(zé)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(bào)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云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(duì)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(shí)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彭龜年名句,挽張南軒先生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