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史浩《撲胡蝶/撲蝴蝶》:
光陰轉指。
百歲知能幾。
兒時童稚,老來將耄矣。
就中些子強壯,又被浮名牽系。
良辰盡成輕棄。
此何理。
若有惺惺活底,必解自為計。
清尊在手,且須拚爛醉。
醉鄉(xiāng)不涉風波地。
睡到花陰正午,笙歌又還催起。
注釋參考
兒時
兒時 (érshí) 童年 childhood 談及兒時故鄉(xiāng)的景物,如在眼前童稚
童稚 (tóngzhì) 兒童 child 童稚般的舉動 稚氣;幼稚 childishness老來
年老之后。 唐 杜甫 《哭韋大夫之晉》詩:“童孺交游盡,喧卑俗事牽。老來多涕淚,情在強詩篇。” 宋 陸游 《孤坐無聊每思江湖之適》詩:“老來閲盡榮枯事,萬變惟應一笑酬。” 明 劉昺 《憶秦娥》詞:“少年離別,老來依舊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叭舨辉鐬榛I畫,到了那展轉不開的時候,還是請公公重作出山之計,再去奔走來養(yǎng)活你我呢?還是請婆婆摒擋薪水,受老來的艱窘呢?”
史浩名句,撲胡蝶/撲蝴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