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中彩女顏如花,飄然揮手凌紫霞,從風(fēng)縱體登鸞車
出自唐代李白《飛龍引二首·其一》:
黃帝鑄鼎于荊山,煉丹砂。
。
丹砂成黃金,騎龍飛上太清家,云愁海思令人嗟。
。
宮中彩女顏如花,飄然揮手凌紫霞,從風(fēng)縱體登鸞車。
。
登鸞車,侍軒轅,遨游青天中,其樂不可言。
注釋參考
彩女
身份較低的宮女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淮南王》詩:“紫房彩女弄明璫,鸞歌鳳舞斷君腸。”彩,一本作“ 綵 ”?!端挠斡洝とA光來千田國顯靈》:“公主即命宮娥彩女,備香燈紙燭,親到 天王廟 中行香。”評(píng)劇《鍘閣老》第十二場:“叫宮娥和彩女快擺御筵!”
漢 代宮女的一種。后泛稱宮女?!逗鬂h書·宦者傳·呂強(qiáng)》:“臣又聞后宮綵女?dāng)?shù)千餘人,衣食之費(fèi),日數(shù)百金?!?唐 王翰 《蛾眉怨》詩:“宮中綵女夜無事,學(xué)鳳吹簫弄清越?!?明 無名氏 《贈(zèng)書記·輕煙辨男》:“改妝祇思規(guī)避,那知為招綵女?!?/p>
飄然
飄然 (piāorán) 形容飄搖的樣子 waver 形容輕飄飄像要飛揚(yáng)的樣子 flare 飄然欲仙 形容心情輕松的樣子 relaxed;light揮手
[wave;wave one's hand] 揮動(dòng)手臂或手中拿著的東西表示信號(hào)、問候或致敬
不住地向他揮手,直到列車在遠(yuǎn)處消失
詳細(xì)解釋(1).揮動(dòng)手臂。表示告別。 晉 劉琨 《扶風(fēng)歌》:“揮手長相謝,哽咽不能言?!?宋 張耒 《離黃州》詩:“扁舟發(fā)孤城,揮手謝送者?!?清 納蘭性德 《摸魚兒·送座主德清蔡先生》詞:“酬知有愿頻揮手,零雨凄其此日,休太息?!?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三:“我現(xiàn)在是萬緣俱寂,一心另有歸向了,一揮手,決然就走!”
(2).揮動(dòng)手臂。表示揮之使去。 巴金 《滅亡》第二章:“‘去!去!我不認(rèn)識(shí)你!’他向她揮手說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然后又對(duì)那站在客廳門外候命令的 高升 揮手,暴躁地說道:‘去罷!不用打了!’”
(3).謂彈奏古琴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 伯牙 揮手, 鐘期 聽聲。”《宋書·隱逸傳·戴颙》:“凡諸音律,皆能揮手。” 唐 李白 《聽蜀僧濬彈琴》詩:“為我一揮手,如聽萬壑松?!?/p>
紫霞
紫色云霞。道家謂神仙乘紫霞而行?!段倪x·陸機(jī)<前緩聲歌>》:“獻(xiàn)酬既已周,輕舉乘紫霞?!?劉良 注:“眾仙會(huì)畢,乘霞而去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三十:“至人洞玄象,高舉凌紫霞。” 明 張鳳翼 《灌園記·君后自責(zé)》:“誰知道絜帶咱,享榮華,似拔宅飛昇凌紫霞?!?/p>
從風(fēng)
(1).比喻迅即附和或響應(yīng)?!段淖印ど先省罚骸跋才戊缎模扔婌锻?,則守職者離正而阿上,有司枉法而從風(fēng)?!薄稘h書·徐樂傳》:“﹝ 陳涉 ﹞起窮巷,奮棘矜,偏袒大呼,天下從風(fēng)?!?晉 陸機(jī) 《漢高祖功臣頌》:“三王從風(fēng),五侯允集。”《舊唐書·鄭畋傳》:“九州相望,初猶豫以從風(fēng);百辟無歸,半狐疑而委實(shí)?!?黃遠(yuǎn)庸 《新舊思想之沖突》:“宿儒大師崛起於前,社會(huì)從風(fēng)於后?!?/p>
(2).隨風(fēng)。 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芙蓉含華,從風(fēng)發(fā)榮?!?三國 魏 何晏 《景福殿賦》:“參旗九旒,從風(fēng)飄揚(yáng)?!?唐 包佶 《祀雨師樂章·亞獻(xiàn)終獻(xiàn)》:“迎乾德,祈歲功,乘煙燎,儼從風(fēng)?!?/p>
縱體
(1).肢體輕舉貌?!段倪x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紛縱體而迅赴,若驚鶴之羣羆。” 薛綜 注:“縱體,舞容也。”《文選·曹植<洛神賦>》:“忽焉縱體,以遨以嬉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縱體,輕舉之貌?!?/p>
(2).謂容止不加檢束。 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哀帝紀(jì)上論》:“是以君子以道折中,不肆心則不縱體焉,惟義而后已?!?/p>
(3).謂衣不約體。《淮南子·齊俗訓(xùn)》:“ 胡 、 貉 、 匈奴 之國,縱體拖髮,箕倨反言,而國不亡者,未必?zé)o禮也。”
鸞車
有鸞鈴的車乘。(1)人君所乘的車。四馬四鑣八鑾,行則鈴聲如鸞鳴?!抖Y記·明堂位》:“鸞車, 有虞氏 之路也?!?鄭玄 注:“鸞,有鸞、和也。” 唐 元萬頃 《奉和春日》之二:“鳳輦迎風(fēng)乘紫閣,鸞車避日轉(zhuǎn)彤闈?!?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迎施》:“鸞車奉迎,笙歌迭進(jìn),王都近也?!?2)送葬時(shí)用以載牲體明器的車?!吨芏Y·春官·冢人》:“及葬,言鸞車象人?!?鄭玄 注:“鸞車,巾車所飾遣車也。亦設(shè)鸞旗。” 賈公彥 疏:“云亦設(shè)鸞旗者,以其遣車有鸞和之鈴,兼有旌旗?!?3)神仙所乘的車。 唐 李白 《草創(chuàng)大還贈(zèng)柳官迪》詩:“鸞車速風(fēng)電,龍騎無鞭策?!?宋 蘇舜欽 《頂破二山詩》:“磵泉走鸞車,松桂擁石樓?!?/p>
李白名句,飛龍引二首·其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