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古但三嘆,九原如可作
出自宋代陳造《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》:
一代無為翁,雅志屬丘壑。
至今玉雪句,為山鎮(zhèn)不若。
生平嵇生龍,何時令威鶴。
吊古但三嘆,九原如可作。
注釋參考
吊古
吊古 (diàogǔ) 憑吊古跡 visit a ruin… and ponder on the past三嘆
亦作“ 三嘆 ”。多次感嘆,形容慨嘆之深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吾子置食之間三嘆,何也?” 唐 杜甫 《惜別行送劉判官》詩:“九州兵革浩茫茫,三嘆聚散臨重陽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自述》:“予每讀其史傳及《正氣歌》,未嘗不三嘆流涕也,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?!?/p>
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(fā)出贊嘆之聲,予以應(yīng)和。《文選·陸機(jī)<文賦>》:“雖一唱而三嘆,固既雅而不艷?!?李善 注:“唱,發(fā)歌句者;三嘆,三人從而嘆之。”
九原
九原 (Jiǔyuán) 本為山名,在今山西新絳縣北。相傳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此,后世因稱墓地為九原。 Jiuyuan 汝在九原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可作
再生;復(fù)生。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 趙文子 與 叔向 游於 九原 ,曰:‘死者若可作也,吾誰與歸?’” 韋昭 注:“作,起也?!?南朝 宋 謝瞻 《張子房詩》:“逝者如可作,揆子慕周行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噫! 元 人可作,當(dāng)必貰予?!?/p>
陳造名句,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