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伯端《性地頌》:
求生本自無生,畏滅何曾暫滅。
眼見不如耳見,口說爭如鼻說。
注釋參考
求生
求生 (qiúshēng) 謀求生存 seek for life 本能的求生欲望本自
本來就,一向是?!稑犯娂るs曲歌辭十三·焦仲卿妻》:“昔作女兒時,生小出野里。本自無教訓,兼愧貴家子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氣,殊自輕之。”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男兒本自重橫行,天子非常賜顏色?!?唐 孟郊 《嬋娟篇》:“夜半 姮娥 朝太一,人間本自無靈匹?!?/p>
無生
(1).不降生,不生存在世上。《詩·小雅·苕之華》:“知我如此,不如無生?!?鄭玄 箋:“我,我王也。知王之為政如此,則己之生,不如不生也。”一本作“無生”。
(2).佛教語。謂沒有生滅,不生不滅。 晉 王該 《日燭》:“咸淡泊於無生,俱脫骸而不死?!?唐 王維 《登辨覺寺》詩:“空居法云外,觀世得無生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近寺》詩:“亦知身是妄,從此學無生?!?康有為 《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居丹將敦島燈塔》詩:“碧海蒼天無盡也,教人怎不了無生?”
何曾
何曾 (hécéng) 反問表示未曾 never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(tǒng)?張伯端名句,性地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