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宜清路望,潛起滴階愁。
出自唐朝鄭谷《荊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嶼》
共待輝光夜,翻成黯澹秋。正宜清路望,潛起滴階愁。
棹倚袁宏渚,簾垂庾亮樓。桂無香實落,蘭有露花休。
玉漏添蕭索,金尊阻獻酬。明年佳景在,相約向神州。
注釋參考
清路
(1).清潔的道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哀》詩:“君若清路塵,妾若濁水泥?!?三國 魏 應(yīng)璩 《與從弟君苗君胄書》:“按轡清路,周望山野?!?/p>
(2).使道路清凈。古制帝王或大臣出巡時清掃道路,驅(qū)散行人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奏記詣曹爽》:“乞降期會,以避清路?!薄读簳さ礁葌鳌罚骸癌z 到溉 ﹞冠履十年一易,朝服或至穿補,傳呼清路,示有朝章而已。”
鄭谷名句,荊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嶼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