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獨孤及《題思禪寺上方》:
溪口聞法鼓,停橈登翠屏。
攀云到金界,合掌開禪扃。
郁律眾山抱,空濛花雨零。
老僧指香樓,云是不死庭。
眇眇於越路,茫茫春草青。
遠山噴百谷,繚繞馳東溟。
目極道何在,境照心亦冥。
騞然諸根空,破結如破瓶。
下視三界狹,但聞五濁腥。
山中有良藥,吾欲隳天形。
注釋參考
下視
(1).由高處往下看?!赌印し侨濉罚骸案吖跋乱??!?漢 揚雄 《甘泉賦》:“攀琁璣而下視兮,行游目乎 三危 ?!薄杜f唐書·王方慶傳》:“山徑危險,石路曲狹,上瞻駭目,下視寒心?!?/p>
(2).輕視,看不起。 宋 范仲淹 《議守》:“ 匈奴 屢變,往往犯塞,殺戮吏民,不勝其酷。至于書問傲慢,下視中國?!薄度龂酒皆挕肪硐拢骸?曹相 下視 張松 ?!?明 李贄 《定林庵記》:“子欲學,幸毋下視 周安 ?!?/p>
三界
(1).佛教指眾生輪回的欲界、se{1-1}界和無se{1-1}界。見《俱舍論·世分別品》。 晉 慧遠 《沙門不敬王者論·求宗不順化》:“三界流動,以罪苦為場?;M則因緣永息,流動則受苦無窮。”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一三:“可畏三界輪,念念未曾息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望江南·歸依三寶贊》詞:“三界里,有取總災危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最錄<列子>》:“ 莊子 見道十三四, 列子 見道十七八,丁da{1*1}法之未東,皆未脫離三界。”道教沿用其說而稍異。 唐 呂巖 《敲爻歌》:“似此逍遙多快樂,遨游三界最清奇。”
(2).猶三屆,三期?!对贰みx舉志二》:“都監(jiān)歷三界,陞務使,一周歲為滿,月日不及者通理。務使歷三界,陞提領?!?/p>
五濁
(1).五種惡濁行為?!短綇V記》卷三引《漢武帝內傳》:“五濁之人,耽湎榮利,嗜味yin{1|1}色?!?/p>
(2).見“ 五濁惡世 ”。
獨孤及名句,題思禪寺上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