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布袋和尚贊》:
布袋包盡太虛空,拄杖擊破三千界。
世界若還擊得碎,拄杖何止如許大。
若言包得太虛空,虛空卻在布袋外。
如何偏愛此等物,常與小兒作一隊。
問世人,會不會。
奪了他拄杖,搶了他布袋。
打殺許多小孩兒,看他彌勒何能解。
彌勒撫掌笑呵呵,明月清風(fēng)無罣礙。
等到龍華三會時,依前有一彌勒在。
注釋參考
彌勒
梵語Maitreya音譯,意譯“慈氏”。著名的未來佛。我國的 彌勒 塑像胸腹坦露,面帶笑容。傳說 五代 時 布袋和尚 是其化身?!稄浝障律?jīng)》:“將來久遠(yuǎn), 彌勒 出現(xiàn),至真等正覺?!?唐 窺基 《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(jīng)贊》:“又念 彌陀 、 彌勒 ,功德無有差別?!?宋 黃庭堅 《病起荊江亭即事》詩之九:“形模彌勒一 布袋 ,文字江河萬古流?!?陳世宜 《醉歌》:“ 彌勒 開口作憨笑,金剛怒目將譙訶。” 魯迅 《彷徨·示眾》:“胖大漢后面就有一個 彌勒佛 似的更圓的胖臉?!?/p>
撫掌
(1).拍手。多表示高興、得意?!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(jì)》“公用 荀攸 計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無名氏《曹瞞傳》:“公聞 攸 來,跣出迎之,撫掌笑曰:‘ 子遠(yuǎn) ,卿來,吾事濟(jì)矣!’”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 陸士衡 聞而撫掌,是所甘心; 張平子 見而陋之,固其宜矣?!?宋 樂史 《廣卓異記·蕭瑀》:“ 太宗 撫掌,極歡而罷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二:“諸王撫掌稱快道:‘兩個國手,原是天生一對。’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法時帆謔語》:“ 時帆 曰:‘ 孔 孟 二夫子著述千載,請公慎勿將其文再行割裂也?!?wù)邠嵴??!?/p>
(2).猶言笑談?!稌x書·王羲之傳》:“衣食之餘,欲與親知時共歡讌,雖不能興言高詠,銜杯引滿,語田里所行,故以為撫掌之資,其為得意,可勝言邪!” 唐 司空圖 《擢英集述》:“翹心不朽,撫掌浮云。” 清 顧士榮 《<柳南隨筆>序》:“著《虞初》、《諾皋》之異事,標(biāo)解頤撫掌之新聞?!?/p>
笑呵呵
笑呵呵 (xiàohēhē) 形容笑的樣子 smilingly 這老頭晚年幸福,成天笑呵呵的明月清風(fēng)
猶清風(fēng)明月。比喻超塵脫俗的悠閑生活。 明 沉采 《千金記·遇仙》:“戀功名水上鷗,俏芒鞋塵內(nèi)走,怎如明月清風(fēng)隨地有,到頭來消受?!?/p>成語解釋只與清風(fēng)、明月為伴。比喻不隨便結(jié)交朋友。也比喻清閑無事。明月清風(fēng)出處《南史·謝惠傳》:“入吾室者,但有清風(fēng);對吾飲者,惟當(dāng)明月。”
罣礙
(1).佛教語。謂凡心因迷成障,未能悟脫?!栋闳舨_密多心經(jīng)》:“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密多故,心無罣礙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?!?唐 龐蘊(yùn) 《雜詩》之四:“神識茍能無罣礙,廓周法界等虛空?!?元 劉君錫 《來生債》第三折:“待把我這一寸心田無罣礙,大道的事著你世人不解,則愿的一帆西風(fēng),送上我那三島 逢萊 ?!?王國維 《<紅樓夢>評論》:“今設(shè)有人焉,自無始以來,無生死,無苦樂,無世人之罣礙,而唯有永遠(yuǎn)之知識?!?/p>
(2).羈絆;牽掣;障礙?!栋儆鹘?jīng)·毗舍闍鬼喻》:“著此屐者,能令人飛行無罣礙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嬌娜》:“生以忤直罷官,罣礙不得歸?!?劉大白 《將來的人生》詩:“讓從前擋住了將來,誰忍受這般罣礙?”
白玉蟾名句,布袋和尚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