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紹曇《偈頌一百零二首》:
未入雞足山,不踏黃梅路。
惡業(yè)苦無多,平白披毛去。
明眼人前,一場笑具。
注釋參考
惡業(yè)
(1).不正當(dāng)?shù)穆殬I(yè)。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博戲,惡業(yè)也,而 桓發(fā) 用之富。”
(2).佛教謂出于身、口、意三者的壞事、壞話、壞心等。《華嚴(yán)經(jīng)》四十:“我昔所造諸惡業(yè),皆由無始貪嗔癡?!?宋 惠洪 《冷齋夜話》卷七:“﹝ 蘇軾 ﹞復(fù)官,歸自 南海 ,監(jiān) 玉局觀 ,作偈戲答僧曰:‘惡業(yè)相纏四十年,常行八棒十三禪,卻著衲衣歸 玉局 ,自然身是五通仙?!?/p>
(3).見“ 惡緣惡業(yè) ”。
無多
沒有多少。 唐 杜荀鶴 《和友人寄孟明府》:“莫嫌月入無多俸,須喜秋來不廢吟。” 清 周亮工 《郭去問還家未半載復(fù)作章貢之行送之》詩:“亂后還家慶更生,無多日月復(fù)成行?!?/p>
平白
平白,平白無故 (píngbái,píngbái-wúgù) 清白無罪;沒有原因地 for no reason 總覺得他不可能平白無故離開我 平白挨一頓罵披毛
方言。披散的頭發(fā)。 李劼人 《死水微瀾》第三部分九:“﹝ 曾師母 ﹞不很好看,卻是喜歡打扮,長長的披毛,梳得拱拱的,外面全沒有那樣梳法。”
釋紹曇名句,偈頌一百零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