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蔡沈《南昌城》:
巍城十八里,雄壯稱(chēng)洪都。
北郭勢(shì)迤邐,南浦形縈紆。
連亙控西江,囊括盡東湖。
灌侯遺故址,李相規(guī)舊模。
改筑龍沙堤,三方第如初。
得非雕殘后,民力不足歟。
得非府庫(kù)竭,費(fèi)用不給歟。
當(dāng)時(shí)廟堂上,不主公議歟。
我來(lái)客城闉,感慨成欷吁。
今古如一轍,有才能遠(yuǎn)圖。
注釋參考
北郭
(1).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。亦指城外的北郊?!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?齊 人葬 莊公 於北郭?!?杜預(yù) 注:“兵死不入兆域,故葬北郭。” 漢 阮瑀 《駕出北郭門(mén)行》:“駕出北郭門(mén),馬樊不肯馳?!?唐 李白 《送友人》詩(shī):“青山橫北郭,白水遶東城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聶小倩》:“﹝ 寧采臣 ﹞適赴 金華 ,至北郭,解裝蘭若?!?/p>
(2).“ 北郭先生 ”的省稱(chēng)。借指隱士。 清 吳偉業(yè) 林云鳳 《梅花庵話雨聯(lián)句》:“ 北郭 余偕隱, 東山 爾共瞻?!?/p>
(3).復(fù)姓。 春秋 齊 有大夫 北郭子車(chē) 。見(jiàn)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八年》。
迤邐
亦作“ 迤里 ”。亦作“迆邐”。1.曲折連綿貌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治宅》詩(shī):“迢遰南川陽(yáng),迤邐西山足?!?宋 柳永 《鳳棲梧》詞之三:“玉樹(shù)瓊枝,迆邐相偎傍。” 丁玲 《小火輪上》:“她把眼從窗戶(hù)望出去,是迤邐不斷的青山。”
(2).指唱歌聲和鳥(niǎo)鳴聲的悠揚(yáng)圓轉(zhuǎn)。 元 朱庭玉 《夜行船·春曉》套曲:“迤邐鶯啼共燕語(yǔ),偏向閑庭戶(hù)。”
(3).斜延貌;延伸貌。 宋 蘇軾 《錄進(jìn)單鍔吳中水利書(shū)》:“蓋本處地勢(shì),自 銀林堰 以西,地形從東迤邐西下。” 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邊防上》:“在東北、西北,由 東三省 、內(nèi)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,又在在與 俄 接壤?!?/p>
(4).緩行貌?!豆沤裥≌f(shuō)·眾名姬春風(fēng)吊柳七》:“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,擕著琴劍書(shū)箱,扮作游學(xué)秀士,迤邐上路?!?蘇曼殊 《斷鴻零雁記》第二七章:“余頽僵如尸,幸賴(lài) 法忍 扶余,迤邐而行?!?汪曾祺 《故里三陳》:“和這個(gè)胖女人較了半天勁,累得他筋疲力盡,他迤里歪斜走出來(lái)?!?/p>
(5).漸次;逐漸。 宋 蘇軾 《與楊元素書(shū)》之八:“厥直六百千,先只要二百來(lái)千,餘可迤邐還?!?宋 賀鑄 《更漏子》詞:“迆邐黃昏,景陽(yáng)鐘動(dòng),臨風(fēng)隱隱猶聞。”《古今小說(shuō)·閑云庵阮三償冤債》:“﹝ 阮三 ﹞每夜如此,迤邐至二十日?!?/p>
南浦
(1).南面的水邊。后常用稱(chēng)送別之地?!冻o·九歌·河伯》:“子交手兮東行,送美人兮南浦。” 王逸 注:“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別賦》:“春草碧色,春水淥波,送君南浦,傷如之何?!?唐 李賀 《黃頭郎》詩(shī):“黃頭郎,撈攏去不歸。南浦芙蓉影,愁紅獨(dú)自垂。” 王琦 注引 曾益 曰:“南浦,送別之地。” 清 曹寅 《登署樓適培山至用東坡真州詩(shī)韻同賦》:“西風(fēng)晴十日,南浦別經(jīng)年。”
(2).詞牌名。 唐 《教坊記》有《南浦子》曲, 宋 詞則借舊曲名另制新調(diào)。雙調(diào),分一百零二字平韻及一百零五字仄韻兩體。 宋 人多填仄韻詞。參閱《詞譜·南浦》。
(3).地名。在 江西省 南昌縣 西南, 章江 至此分流。 唐 王勃 《滕王閣》詩(shī):“畫(huà)棟朝飛 南浦 云,珠簾暮捲西山雨?!?聶文郁 注:“本詩(shī) 南浦 ……應(yīng)是 江西 南昌 西南的 南浦 ?!?宋 王安石 《南浦》詩(shī):“ 南浦 隨花去,迴舟路已迷。” 清 宋琬 《羅篁庵先生生日歌》序:“ 西山 南浦 ,長(zhǎng)吟帝子之高樓; 白下 長(zhǎng)干 ,重啟 謝公 之別墅?!?/p>
(4).古水名,一名 新開(kāi)港 ,在今 武漢市 南。 唐 李白 《江夏行》:“適來(lái)往 南浦 ,欲問(wèn) 西江 船?!?王琦 注引《太平寰宇記》:“ 南浦 ,在 鄂州 江夏縣 南三里……以其在郭之南,故曰 南浦 ?!?/p>
縈紆
縈紆 (yíngyū) 盤(pán)旋彎曲;回旋曲折;縈回 wreathe 云棧縈紆蔡沈名句,南昌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