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師道《送林朝奉》:
兩父論詩伯仲間,去思今識謝家安。
曠懷亦苦中年別,歸翼仍愁行路難。
四壁未堪風雨夕,百圍已試雪霜寒。
欲逃富貴疑無地,千丈竿頭試手看。
注釋參考
曠懷
豁達的襟懷。 唐 白居易 《酬楊八》詩:“君以曠懷宜靜境,我因蹇步稱閑官?!?宋 陸游 《龜堂獨酌》詩:“曠懷與世元難合,幽句何人可遣聽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自志》:“遄飛逸興,狂固難辭;永託曠懷,癡且不諱?!?/p>
中年
中年 (zhōngnián) 人生的一個時期,一般指40—65歲,也有指35—55歲 middle age 人到中年 中期 medium term行路難
(1).行路艱難。亦比喻處世不易。 唐 杜甫 《宿府》詩:“風塵荏苒音書絶,關塞蕭條行路難?!?唐 白居易 《太行路》詩:“行路難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覆間。”
(2).樂府雜曲歌辭名。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。原為民間歌謠,后經文人擬作,采入樂府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行路難》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《行路難》三首都較著名?!稌x書·袁山松傳》:“初, 羊曇 善唱樂, 桓伊 能挽歌,及 山松 《行路難》繼之,時人謂之‘三絶’?!?陳去病 《少年行》之三:“勸君莫誦《行路難》,勸君莫復居 長安 。”
陳師道名句,送林朝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