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能全進退,人可得疏親
出自宋代樓鑰《端明殿學(xué)士汪公挽詞》:
制閫詩書帥,公朝侍從臣。
身能全進退,人可得疏親。
曳履聲猶在,持衡跡遂陳。
從今幾百載,更復(fù)見斯人。
注釋參考
進退
進退 (jìntuì) 前進和后退 advance and retreat 進退不由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 進退無顏儀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進退坐作之方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進退維谷 該進則進,該退則退,指言行適度 sense of propriety 不知進退疏親
亦作“踈親”。疏遠與親近。 宋 司馬光 《興宗南園草盛不剪仆過而愛之為詩以贈》:“豈無舊桃李,蕪雜與之均,謂言彼草木,於我奚踈親?”
樓鑰名句,端明殿學(xué)士汪公挽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