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杜甫《李潮八分小篆歌》
蒼頡鳥跡既茫昧,字體變化如浮云。陳倉石鼓又已訛,
大小二篆生八分。秦有李斯?jié)h蔡邕,中間作者寂不聞。
嶧山之碑野火焚,棗木傳刻肥失真。苦縣光和尚骨立,
書貴瘦硬方通神。惜哉李蔡不復(fù)得,吾甥李潮下筆親。
尚書韓擇木,騎曹蔡有鄰。開元已來數(shù)八分,
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。況潮小篆逼秦相,
快劍長戟森相向。八分一字直百金,蛟龍盤拏?cè)馇鼜?qiáng)。
吳郡張顛夸草書,草書非古空雄壯。豈如吾甥不流宕,
丞相中郎丈人行。巴東逢李潮,逾月求我歌。
我今衰老才力薄,潮乎潮乎奈汝何。
注釋參考
和尚
和尚 (héshang) 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 Buddhist monk骨立
骨立 (gǔlì) 形容人形貌極為消瘦 thin 憔悴骨立 子貢茫然自失,歸家淫思,七日不寢不食,以至骨立。——《列子·仲尼》瘦硬
(1).謂字體瘦細(xì)而勁健。 唐 杜甫 《李潮八分小篆歌》:“ 苦縣 光和 尚骨立,書貴瘦硬方通神?!?仇兆鰲 注:“《晉書·王獻(xiàn)之傳》:‘字勢疏瘦,如隆冬之枯樹。’” 宋 蘇軾 《孫莘老求墨妙亭詩》:“千載筆法留 陽冰 , 杜陵 評(píng)書貴瘦硬。此論未公吾不憑,短長肥瘦各有態(tài)?!?清 沉初 《西清筆記·紀(jì)名跡》:“觀其筆力,果可謂瘦硬通神。”
(2).細(xì)瘦而堅(jiān)硬。 聞一多 《春之首章》詩:“亭子角上幾根瘦硬的還沒趕上春的榆枝,印在魚鱗似的天上?!?/p>
通神
通于神靈。形容本領(lǐng)極大、才能非凡。 漢 王延壽 《魯靈光殿賦》:“非夫通神之俊才,誰能剋成乎此勛。” 唐 李商隱 《王昭君》詩:“ 毛延壽 畫欲通神,忍為黃金不顧人?!?清 張德彝 《隨使法國記·馬賽波爾多紀(jì)事》:“因 郎柏爾 病愈……深贊 惕庵 之能,察脈通神,為今日之 和緩 。”
杜甫名句,李潮八分小篆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忍者彈性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