傴僂穿巖,紆盤尋徑,忽見倒影凌空
出自宋代張炎《一萼紅(束季博園池,在平江文廟前)》:
艤孤篷。
正叢篁護(hù)碧,流水曲池通。
傴僂穿巖,紆盤尋徑,忽見倒影凌空。
擁一片、花陰無地,細(xì)看來、猶帶古春風(fēng)。
勝事園林,舊家陶謝,詩酒相逢。
眼底煙霞無數(shù),料神仙即我,何處崆峒。
清氣分來,生香不斷,洞戶自有云封。
認(rèn)奇字、摩挲峭石,聚萬景、只在此山中。
人倚虛闌喚鶴,月白千峰。
注釋參考
傴僂
[with one's back bent] 腰背彎曲
子求行年五十有四,而病傴僂。——《淮南子·精神訓(xùn)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特指脊梁彎曲,駝背。《舊唐書·吳兢傳》:“ 兢 雖衰耗,猶希史職,而行步傴僂, 李林甫 以其年老不用?!?清 劉大櫆 《游黃山記》:“峰鋭而小,立石如老人傴僂之狀?!?豐子愷 《緣緣堂隨筆·東京某晚的事》:“忽然從橫路里轉(zhuǎn)出一個(gè)傴僂的老太婆來,她兩手搬著一塊大東西。”
(2).恭敬貌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官人》:“柔色傴僂,唯諛之行,唯言之聽,以睚眥之間事君者,廝役也。”《后漢書·張酺傳》:“公其傴僂,勿露所敕?!?李賢 注:“傴僂,言恭敬從命也?!?唐 韓愈 《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》詩:“升階傴僂薦脯酒,欲以菲薄明其衷?!?魯迅 《三閑集·路》:“文藝家的眼光要超時(shí)代,所以到否雖不可知,也須先行擁篲清道,或者傴僂奉迎?!?/p>
(3).俯身。 唐 施肩吾 《誚山中叟》詩:“天陰傴僂帶嗽行,猶向巖前種松子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醉翁亭記》:“前者呼,后者應(yīng),傴僂提攜,往來不絶者, 滁 人游也?!?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僵尸貪財(cái)受累》:“ 王 趁其傴僂時(shí),儘力推之?!?/p>
倒影
倒影 (dàoyǐng) 倒立的影子 inverted image凌空
凌空 (língkōng) 高架在空中 high up in the air 鐵路橋凌空架在兩山之間 從天空通過 across the sky; soar aloft; tower aloft 飛機(jī)凌空而過 高升到天空,聳立空中 rise high into the air張炎名句,一萼紅(束季博園池,在平江文廟前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君家家世四海聞,單于一問驚胡塵作者:樓鑰作品:送蘇壽甫少卿赴潼川漕
- 澹澹雙蛾疏秀。
- 藕花無數(shù),高下斗芬芳
- 我生功名付樽酒,衣如枯荷馬如狗
- 江船不吾泊,遽載易而東作者:曾豐作品:葉丞相這孫潛仲后余至中都同館相與談易累日
- 道州民,多侏儒,長(zhǎng)者不過三尺余作者:白居易作品:道州民-美臣遇明主也
- 黃金不用筑高臺(tái),髦俊聞風(fēng)一時(shí)起作者:周伯琦作品:天馬行應(yīng)制作
- 開元盛事空林丘,流年數(shù)百如回眸
- 回龍橋上望龍顏,毅采英英仰視難作者:王同祖作品:明堂觀禮雜詠十三首回龍橋望駕
- 魚鑰千門啟,雞人唱曉傳作者:姚合作品:和裴結(jié)端公早朝(一作和郭端公早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