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錢若水《裴公亭》:
裴相亭成未退身,空煩舞袖與歌塵。
至今亭下蕭蕭竹,似對(duì)秋風(fēng)怨主人。
注釋參考
退身
(1).引退;隱居?!豆茏印ぶ婧稀罚骸肮释松聿簧岫?,修業(yè)不息版,以待清明?!?漢 嚴(yán)忌 《哀時(shí)命》:“孰魁摧之可久兮,愿退身而窮處?!?唐 元結(jié) 《處規(guī)》:“吾厭世人飾言以由道,藏智以全璞,退身以顯行,設(shè)機(jī)以樹(shù)名。” 清 吳敏樹(shù) 《湖北按察使貴陽(yáng)tang{1|1}子方先生哀辭》:“原公之始,方被任而決於退身?!?/p>
(2).指脫身。 丁玲 《韋護(hù)》第三章:“他想zi{1*1}動(dòng){1-1}辭脫一切職務(wù),退身出來(lái),離開(kāi)這里?!?/p>
(3).后退。 孫犁 《澹定集·<善闇?zhǔn)壹o(jì)年>摘抄》:“另一方面也因?yàn)榧矣幸稽c(diǎn)恒產(chǎn),有退身之路,可以不依附他人,所以能把腰直立起來(lái)。”
歌塵
形容歌聲動(dòng)聽(tīng)。典出《藝文類聚》卷四三引 漢 劉向 《別錄》:“ 漢 興以來(lái),喜《雅歌》者 魯 人 虞公 ,發(fā)聲清哀,蓋動(dòng)梁塵?!?唐 鄭谷 《蠟燭》詩(shī):“多情更有分明處,照得歌塵下燕梁?!?唐 劉兼 《春宴河亭》詩(shī):“舞袖逐風(fēng)翻繡浪,歌塵隨燕下雕梁。” 明 沉蘭先 《單烈婦》詩(shī):“多少楊花飄泊去,歌塵舞袖愧伊儔?!?/p>
錢若水名句,裴公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