遭際風云會,寅緣雨露偏
出自宋代葛立方《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》:
天佑於皇宋,時生柱石賢。
余光承祖禰,秀氣稟山川。
應物心如水,臨機直似弦。
孔書窮竹簡,羲易玩韋編。
記問諸儒竦,聲華六合傳。
虎闈書考異,蟾窟姓名先。
文卷驚嚴助,經師拜鄭虔。
刊仇飽黃卷,遷擢冠青錢。
稠疊膺神恉,澄清出使旜。
陪都佐留鑰,東道握兵權。
慘淡胡塵暗,低回漢節(jié)堅。
肅陳鵝鸛列,坐困犬羊膻。
潛拔淮陰幟,爭加祖逖鞭。
力遮江國路,坐沮逆陲煙。
氣概青云上,忠誠紫蓋邊。
龍飛逢履位,蛇輔喜差肩。
遭際風云會,寅緣雨露偏。
紫荷躋法從,碧落耀卿聯(lián)。
揆事符中扆,論文動細氈。
北扉領浴殿,夜直履花磚。
將略驚頗牧,紛言粲許燕。
覆袍分蜀錦,歸燭爛金蓮。
左轄精搜選,中原付斡旋。
鳳池邦本正,虎帳國威全。
七校兵屯壯,三吳節(jié)制專。
金甌升揆席,玉鉉煥臺躔。
治欲追三五,時方會半千。
虱臣驚內變,象闕倏妖纏。
智洗虞淵日,忠扶杞國天。
朝廷終不改,宗杜復安然。
宰路連三入,官榮笑九遷。
和戎頻魏絳,遣使屢張騫。
功紀旗常外,忠居令甲前。
兩儀歸燮理,萬化入陶甄。
少戇卑周勃,傷苛小薛宣。
暫迷商野夢,來泛霅溪船。
偃息聊三輔,蕃宣表十連。
敬亭青巀巀,涇水碧漣漣。
袞繡看于邁,鋒車佇式遄。
黃麻重拜相,又見中興年。
注釋參考
遭際
(1) [circumstances; vicissitudes in one's life]∶境遇;經歷
平生遭際令人感傷
(2) [encounter]∶遭遇時機,指受到達官貴人的提拔、賞識
遭際御前
詳細解釋(1).猶遇到。 宋 任伯雨 《述懷》:“一日偶遭際,用捨何敢必。”《歧路燈》第四八回:“ 譚爺 近來遭際不幸,在家必是不舒坦?!?王旡生 《中國三大小說家論贊》:“天下有過人之才人,遭際濁世,抱彌天之想,不得不流而為厭世主義?!?/p>
(2).猶際遇。 宋 洪邁 《容齋隨筆·兄弟直西坦》:“父子相承,四上鑾坡之直;弟兄在望,san{1|1}陪鳳閣之游。比之前賢,實為遭際?!薄哆|史·楊佶傳》:“上曰:‘卿今日何減 呂望 之遇 文王 !’ 佶 對曰:‘ 呂望 比臣遭際有十年之晚?!?清 唐孫華 《送王冰庵出導紹興》詩之三:“卻笑 買臣 遭際晚,白頭始綰 會稽 章?!?/p>
(3).泛指人生經歷?!都t樓夢》第liu{1*1}四回:“我曾見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,終身遭際,令人可欣、可羨、可悲、可嘆者甚多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八:“古詩人遭際,有幸不幸焉。” 沙汀 《困獸記》一:“他在十分詼諧的訴說著他回家以后的遭際?!?/p>
(4).指遭到的不幸的事情。 清 宣鼎 《夜雨秋燈錄·龍梭三娘》:“女凄惻而前,拜伏膝下,直陳遭際,淚墮辭前?!?清 陳其元 《庸閑齋筆記·南匯李高士》:“流連慨慕,想其孤忠,而悲其遭際,亟思興復?!?沙汀 《祖父的故事·老太婆》:“而且她會一個人突然哭泣起來,悲嘆著她的遭際。”
風云會
(1).風云聚合。形容事物繁多?!段倪x·陸機<日出東南隅行>》:“藹藹風云會,佳人一何繁。” 劉良 注:“藹藹盛貌,佳人繁多,若風云之會?!?/p>
(2).指君臣際會。亦泛指際遇。 漢 王粲 《雜詩》之四:“遭遇風云會,託身鸞鳳間。” 唐 杜甫 《洗兵馬》詩:“徵起適遇風云會,扶顛始知籌策良?!?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諂笑》:“河潤莫教遲,枯魚待水。倘若是雨露微沾,得赴風云會,那時節(jié)燒尾難忘此日雷。”
寅緣
(1).沿著某物盤桓或順著某物行進。 唐 白居易 《池上有小舟》詩:“岸曲舟行遲,一曲進一觴。未知幾曲醉,醉入無何鄉(xiāng)。寅緣潭島間,水竹深青蒼?!?唐 劉禹錫 《玄覽亭》詩:“蕭灑青林際,寅緣碧潭隈。”寅,一本作“ 夤 ”。 元 麻革 《游龍山記》:“憇過午,謁主僧 英公 ,相與步西嶺,過 文殊巖 ……徜徉者久之,寅緣入西方丈?!?/p>
(2).指某種可資憑借攀附的關系。 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七:“公戲 鄭 曰:‘術者道我貴,吾今已升舍,若登甲科,貴亦不難。謂汝貴時,恐無此理?!?鄭 徐答曰:‘我亦有少寅緣,但不欲言。’公力詰之,乃曰:‘某自喪偶后,有息女甫七歲,無人鞠養(yǎng),將與中貴為養(yǎng)女,聞嘗進入內,性極惠黠,頗得寵遇??之悤r因此進身,未可期?!?清 蔣士銓 《臨川夢·拒弋》:“便是那 張四維 ,倚恃金多,始賄 新鄭 ,再賄 江陵 ,又賄武清伯 李偉 、太監(jiān) 馮保 ,乃得寅緣入相?!?/p>
(3).指水流或波紋等連綿不斷。 唐 李白 《愁陽春賦》:“演漾兮寅緣,窺青苔之生泉。”寅,一本作“ 夤 ”。 唐 白居易 《泛渭賦》:“夜分兮叩舷,天無云兮水無煙。遲遲兮明月,波澹艷兮棹寅緣?!?/p>
雨露
雨露 (yǔlù) 雨和露,比喻恩惠、恩澤 rain and dew葛立方名句,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