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沈約《詠桃詩》:
風(fēng)來吹葉動。
風(fēng)動畏花傷。
紅英已照灼。
況復(fù)含日光。
歌童暗理曲。
游女夜縫裳。
詎誠當(dāng)春淚。
能斷思人腸。
注釋參考
歌童
亦作“ 歌僮 ”。以歌唱為生的兒童?!逗鬂h書·宦者傳序》:“嬙媛、侍兒、歌童、舞女之玩,充備綺室?!薄稌x書·賈充傳》:“歌僮舞女,選極一時。” 北周 庾信 《漢高祖置酒沛宮贊》:“還迎故老,更召歌童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演習(xí)·選劇》:“詞曲佳而搬演不得其人,歌童好而教率不得其法,皆是暴殄天物。”
理曲
弄曲,演奏樂曲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<玉臺新詠>序》:“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?!?唐 王維 《洛陽女兒行》:“戲罷曾無理曲時,妝成祇是薰香坐。” 宋 邢居實(shí) 《明妃引》:“ 披香殿 里夜吹笙, 未央宮 中朝理曲?!?/p>
理由欠缺;沒有道理。 元 王結(jié) 《善俗要義·明要約》:“亦有詐立契約公肆欺謾者,然理曲之人,終亦敗露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三》:“改重傷為輕,改多傷為少,改理曲為理直,改有心為無心?!?/p>
沈約名句,詠桃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