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死首丘,代馬依風(fēng)。
出自宋代 范曄《后漢書·列傳·班梁列傳》:
摘自《后漢書·列傳·班梁列傳》
解釋:狐貍臨死時頭總是向著它出生的土丘,北方的馬依戀北風(fēng)。比喻故鄉(xiāng)情深,或歸葬故鄉(xiāng)。
原文摘要:
班超安集于窴以西。超遂逾蔥領(lǐng),迄縣度,出入二十二年,莫不賓從。改立其王,而綏其人。不動中國,不煩戎士,得遠夷之和,同異俗之心,而致天誅,蠲宿恥,以報將士之仇?!端抉R法》曰:‘賞不逾月,欲人速睹為善之利也?!浞獬瑸槎ㄟh侯,邑千戶?!背砸跃迷诮^域,年老思土。十二年,上疏曰:“臣聞太公封齊,五世葬周,狐死首丘,代馬依風(fēng)。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間,況于遠處絕域,小臣能無依風(fēng)首丘之思哉?蠻夷之俗,畏壯侮老。臣超犬馬齒殲,??帜晁?,奄忽僵仆,孤魂棄捐。昔蘇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,今臣幸得奉節(jié)帶金銀護西域,如自以壽終屯部,誠無所恨,然恐后世或名臣為沒西域。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愿生入玉門關(guān)。臣老病衰困,冒死瞽言,謹遣子勇隨獻物入塞
注釋參考
狐死首丘
狐死首丘 (húsǐ-shǒuqiū) 相傳狐貍臨死時,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或懷念故鄉(xiāng) nostalgic 鳥飛返鄉(xiāng),兔走歸窟,狐死首丘?!痘茨献印ふf林訓(xùn)》 成語解釋首丘: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。傳說狐貍將死時,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(xiāng)。狐死首丘出處戰(zhàn)國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涉江》:“鳥飛反故鄉(xiāng)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狐死正丘首,仁也。”使用例句我告訴過你“狐死首丘”的故事,一個人到死都是懷念自己的鄉(xiāng)土的。代馬依風(fēng)
比喻人心眷戀故土,不愿老死他鄉(xiāng)。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:“ 超 自以久在絶域,年老思土。十二年,上疏曰:‘臣聞 太公 封 齊 ,五世葬 周 ,狐死首丘,代馬依風(fēng)。夫 周 齊 同在中土千里之間,況於遠處絶域,小臣能無依風(fēng)首丘之思哉!’” 李賢 注:“《韓詩外傳》曰‘代馬依北風(fēng),飛鳥揚故巢’也。”
范曄名句,后漢書·列傳·班梁列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