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連文鳳《飛云亭》:
越山眇何許,孤影更依依。
每見(jiàn)無(wú)心出,因思齧指歸。
隨風(fēng)游泮水,帶雨濕斑衣。
應(yīng)想巴陵地,春余寸草暉。
注釋參考
巴陵
(1).舊縣名。 晉 太康 元年置,治所在今 湖南 岳陽(yáng) 。1913年改名 岳陽(yáng)縣 。
(2).郡名。 南朝 宋 元嘉 十六年置。治所在 巴陵 (今 湖南 岳陽(yáng) )。隋 開(kāi)皇 九年廢。 唐 天寶 元年復(fù)置。 乾元 元年改稱 岳州 。 隋 末 羅縣 令 蕭銑 起兵,即以此為根據(jù)地。
(3).山名。在 岳陽(yáng)縣 治西南,濱 洞庭湖 。據(jù)《元和郡縣圖志》卷二七:“昔 羿 屠巴蛇於 洞庭 ,其骨若陵,故曰 巴陵 。” 唐 朱慶馀 《與龐復(fù)言攜酒望洞庭》詩(shī):“帆自 巴陵山 下過(guò),雨從 神女 峽邊來(lái)。”
春余
春天將盡未盡之時(shí)。 南朝 梁元帝 《采蓮賦》:“夏始春餘,葉嫩花初,恐沾裳而淺笑,畏傾船而斂裾。” 唐 孟浩然 《山中逢道士云公》詩(shī):“春餘草木繁,耕種滿田園?!?宋 宋祁 《集海云鴻慶院》詩(shī):“地勝祠仍古,春餘物偏華?!?/p>
寸草
寸草 (cùncǎo) 小草 small grass 吳人種菱,春輒芟除,不遺寸草。——《宋史·蘇軾傳》 尺草不留 比喻微小(多用于兒女自比于父母) small 誰(shuí)言寸草心,報(bào)得三春暉。——孟郊《游子吟》 寸草之心連文鳳名句,飛云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