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誥《題道巖二十韻》:
道士元周其姓胡,朝來遺我仙巖圖。
一堆盤石東西向,鑿破混沌中心虛。
欲知地面深且廣,架屋百楹端有余。
天池高下相灌溉,四柱卓立擎香爐。
席帽近南猶仰視,云蓋一峰蟠北隅。
前巖后巖為表裹,直過可以肩籃輿。
吳許遺留試劍石,葛艾棄置燒丹爐。
當(dāng)時俗眼固不識,一旦脫屣朝清都。
至今丹井泉源涌,下接三江連五湖。
春來桃李開錦繡,宛在武陵溪上居。
人間酷熱不能到,清風(fēng)白水搖芙蕖。
霜飛雪落萬木死,玉葉青青長不枯。
三清殿前拜章夜,香繞真儀七十軀。
月光射入嵌空內(nèi),皎皎寒冰在玉壺。
老龍耽睡忽驚覺,一霎萬頃沾膏腴。
物無疵癘年谷熱,有感則通如合符。
本朝圖經(jīng)自該說,厥后荒廢成丘墟。
元周抵掌來必葺,十四年間復(fù)古初。
崇寧天子降明詔,廢者使興傳圣謨。
郡邑何時能剡奏,畢封之祝相歡呼。
注釋參考
無疵
(1).沒有毛病,沒有缺點。《老子》:“滌除元覽,能無疵乎!” 唐 韓愈 《讀<荀子>》:“ 孔子 刪《詩》《書》,筆削《春秋》,合於道者著之,離於道者黜去之,故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春秋》無疵?!?宋 李昭玘 《提刑謝啟》:“自非水鏡無疵。權(quán)衡不權(quán),則何以吏知守法,人不稱寃。”
(2).不挑剔毛病?!痘茨献印镎撚?xùn)》:“人有厚德,無問其小節(jié);而有大譽,無疵其小故。”
(3).木名?!稜栄拧め屇尽罚骸皸?,無疵?!?邢昺 疏:“棆,美木也,無疵病,因名之?!?/p>
年谷
年穀 (nián gǔ)每年收成的穀物。
禮記.曲禮下:「歲兇,年穀不登。」 莊子.逍遙遊:「其神凝,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?!?h3>有感有感觸;有感受。 宋 梅堯臣 《河陽秋夕夢與永叔游嵩》詩:“攬衣方有感,還喜問來音。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劉磵香父子遺詩》:“先 磵翁 歿,以諸生終,未竟所學(xué),同人咸深惜之。記所見二章,如《梅雨有感》云:‘移榻向窗下,神意殊弗適。’”
合符
(1).符信相合;合驗符信。古代以竹木或金石為符,上書文字,剖而為二,各執(zhí)其一,合之為證。《管子·宙合》:“時德之遇,事之會也,若合符然。”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公子即合符,而 晉鄙 不授公子兵而復(fù)請之,事必危矣。” 宋 葉適 《提舉江州陳公墓志銘》:“ 琚 、 安世 不相謀也,檢校若合符,人不素定乎?”
(2).相符合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貴德》:“陛下初即至尊,與天合符?!?南朝 梁 陸倕 《<新刻漏銘>序》:“入神之制,與造化合符;成物之能,與坤元等契?!?前蜀 杜光庭 《天錫觀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詞》:“名姓生辰,子孫年數(shù),重重顯述,一一合符?!?清 劉獻(xiàn)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三:“后世只知 神堯夫 能預(yù)知 靖 康 之禍與 懷愍 一轍,而不知兩 宋 之事事合符兩 晉 也?!?/p>
(3).指符信。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癸酉之變》:“有護(hù)軍某,知事急,懷合符於身,亦被數(shù)刃,懵然臥階下,合符得以保全?!?/p>
黃誥名句,題道巖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