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繆瑜《愚實報詩》:
郁攸屬者潛煽災(zāi)。
蜚廉縱風(fēng)相與偕。
林林生齒七萬戶,連甍接棟燒成灰。
如何老翁一區(qū)宅,間不以寸獨不{左火右矣}。
玉石俱焚勢應(yīng)爾,豈有幻術(shù)能然哉。
聞這翁乃好善者,平時事佛經(jīng)卷開。
有馀必以濟貧乏,不以利欲縈其懷。
倉卒遂蒙鬼神護,萬目注視感驚狂,厥初巨焰爇天起,左顧右盼如燔柴。
翁知無脫免,委身甘作燼與煨。
麾兒與婦令亟走,誓死死不去無違乖。
全家酣寢越信宿,如聞大浪聲喧豗。
及其夢覺火亦息,依然一室當(dāng)催嵬。
微如蒲萄不熏灼,而況梁棟與桷榱。
蒼蒼表善有如此,馀自作孽何足哀。
作詩志往勸來者,勿以斯語同優(yōu)徘。
注釋參考
蒲萄
(1).見“ 葡萄 ”。
(2).古代駿馬名。
熏灼
亦作“燻灼”。1.燒炙。 明 楊儀 《高坡異纂》卷中:“明旦,忽書中煙起,發(fā)視之,惟紙灰一幅宛然,書無纖毫熏灼痕也?!?/p>
(2).指如火燒炙。 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虞孚》:“昔者 玄石 好酒,為酒困,五臟熏灼,肌骨蒸煮如裂。” 清 唐孫華 《搖扇》詩:“炎歊熏灼苦連旬,賴有蒲葵巧製新?!?/p>
(3).喻聲威氣勢逼人。亦喻指逼人的聲威氣勢?!稘h書·敘傳上》:“ 建始 、 河平 之際, 許班 之貴,傾動前朝,熏灼四方。” 南朝 梁 劉孝標 《廣絕交論》:“九域聳其風(fēng)塵,四海疊其燻灼。” 唐 元稹 《授杜元穎戶部侍郎依前翰林學(xué)士制》:“昔我 憲宗章武皇帝 ,熏灼威名,兵定八極?!?宋 王禹偁 《<諫議大夫臧公墓志銘>序》:“故 真定王 再入中書,權(quán)貴德望燻灼天下。朝臣得一見與語者,自以為榮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四:“當(dāng) 和珅 聲勢熏灼,舉朝無一人敢於糾劾。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“公理”的把戲》:“‘投虎’、‘割席’、‘名流’的熏灼之狀,竟至于斯,則雖報以惡聲,亦不為過?!?/p>
而況
而況 (érkuàng) 連詞。何況 let alone;to say nothing of 今以鐘磬置水中,雖大風(fēng)浪不能鳴也,而況石乎?!巍?蘇軾《石鐘山記》梁棟
棟梁。比喻擔(dān)任國家重任的人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士階條例》:“并擬省試、京試俱三年一次,考約士移於七月秋涼之時,俾士子等得以寬期習(xí)練,庶可倍獲真材,儲為樑棟?!?/p>
(1).屋宇的大梁。 晉 郭璞 《游仙詩》之二:“青谿千餘仞,中有一道士。云生梁棟間,風(fēng)出窻戶里?!?宋 黃庭堅 《題王仲弓兄弟巽亭》詩:“里中多佳樹,與世作梁棟?!?/p>
(2).比喻擔(dān)負國家重任的人才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大夫 文種 者,國之梁棟,君之爪牙?!薄端鍟だ罹皞鳌罚骸?楊玄感 之反也,朝臣子弟多預(yù)焉,而 景 獨無關(guān)涉。帝曰:‘公誠直天然,我之梁棟也?!?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渡江》:“你自昔翩翩雄恣,英名徹遐邇,是王家梁棟,天府彝鼒?!?何其芳 《哭zhou{1-1}恩{1~1}來同志》詩:“一身真比 泰山 重,萬kou{1*1}交稱梁棟傾?!?/p>
繆瑜名句,愚實報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