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曲法曲合夷歌,夷聲邪亂華聲和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法曲-美列圣,正華聲也》:
法曲法曲歌大定,積德重熙有余慶。
永徽之人舞而詠,法曲法曲舞霓裳。
政和世理音洋洋,開元之人樂且康。
法曲法曲歌堂堂,堂堂之慶垂無疆。
中宗肅宗復鴻業(yè),唐祚中興萬萬葉。
法曲法曲合夷歌,夷聲邪亂華聲和。
以亂干和天寶末,明年胡塵犯宮闕。
乃知法曲本華風,茍能審音與政通。
一從胡曲相參錯,不辨興衰與哀樂。
愿求牙曠正華音,不令夷夏相交侵。
注釋參考
法曲
一種古代樂曲。 東晉 南北朝 稱作法樂。因其用于佛教法會而得名。原為含有外來音樂成分的西域各族音樂,后與 漢族 的清商樂結(jié)合,并逐漸成為 隋 朝的法曲。其樂器有鐃鈸、鐘、磬、幢簫、琵琶。至 唐 朝又攙雜道曲而發(fā)展至極盛階段。著名的曲子有《赤白桃李花》、《霓裳羽衣》等。 唐 白居易 《江南遇天寶樂叟》詩:“能彈琵琶和法曲,多在 華清 隨至尊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聞樂》:“好憑一枕游仙夢,暗授千秋法曲音?!?吳梅 《讀吳梅村<秣陵春>樂府》詩:“法曲凄涼誰按拍,不堪流涕説興衰?!眳⒁姟缎绿茣ざY樂志十二》。
夷歌
夷人的歌曲。亦泛指外族的歌曲?!逗鬂h書·西南夷傳論》:“ 夷 歌 巴 舞殊音異節(jié)之技,列倡於門外?!?晉 左思 《蜀都賦》:“陪以 白狼 ,夷歌成章?!?唐 杜甫 《閣夜》詩:“野哭千家聞戰(zhàn)伐,夷歌幾處起漁樵?!?/p>
邪亂
(1).指xie{1|1}惡騷亂之事。《管子·正世》:“人君不廉而變,則暴人不勝,邪亂不止?!?/p>
(2).指精神失常之態(tài)。 茅盾 《創(chuàng)造》二:“從前為要掃除 嫻嫻 的樂天達觀名士氣派的積滯,所以冒險用了破壞性極強的大黃巴豆,弄成了 嫻嫻 現(xiàn)在的昏瞀邪亂的神氣?!?/p>
白居易名句,法曲-美列圣,正華聲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