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曹彥約《湖莊雜詩》:
野水平湖闊,云山疊嶂深。
一溪橫驛道,兩岸挾神林。
亂石通人跡,孤舟系客心,幾年茅葦?shù)?,松檜已侵尋。
注釋參考
驛道
我國古代為傳車、驛馬通行的大道,沿途設(shè)置驛站。《后漢書·劉昆傳》:“先是 崤 黽 驛道多虎災(zāi),行旅不通, 昆 為政三年,仁化大行,虎皆負(fù)子度 河 ?!薄端螘ち皞鳌罚骸皶?huì)蠻垂至,乃使驛道為備,潛出其后。” 唐 杜甫 《秦州雜詩》之三:“州圖領(lǐng) 同谷 ,驛道出流沙?!?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五章第一節(jié):“ 唐太宗 接受諸部酋長所上‘天可汗’的尊號(hào),并允許在 回紇 以南, 突厥 以北開一條大驛道,分設(shè)六十八驛,各驛有馬及酒肉供往來貢使,稱為‘參天可汗道’。”
兩岸
水流兩旁的陸地。《宋書·劉鐘傳》:“ 循 先留別帥 范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(jù) 南陵 ,夾屯兩岸?!?唐 李白 《望天門山》詩:“兩岸青山相對(duì)出,孤帆一片日邊來。” 元 薩都剌 《江浦夜泊》詩:“棹歌未斷西風(fēng)起,兩岸菰蒲雜雨聲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現(xiàn)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,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?!?/p>
神林
堯 陵的俗稱。《臨汾縣志·古跡記》:“﹝ 陶唐氏 陵在城東七十里,﹞土人謂之神林,又謂之神臨。陵高一百五十尺,廣二百餘步,旁皆山石,惟此地為平土,深丈餘。其廟正殿三間,廡十間。山后有河一道。有 金 泰和 二年碑記?!?/p>
曹彥約名句,湖莊雜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