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陳三聘《浣溪沙》
翠幕遮籠錦一叢。尊前初見淺深紅。淡云和月影蔥蘢。醉態(tài)只疑春睡里,啼妝愁聽雨聲中。更燒銀燭醉東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醉態(tài)
醉態(tài) (zuìtài) 喝醉以后神志恍惚、舉止失態(tài)的 the state of being drunk;drunkenness啼妝
見“ 啼粧 ”。
亦作“ 啼糚 ”。亦作“ 啼妝 ”。1. 東漢 時(shí),婦女以粉薄拭目下,有似啼痕,故名?!逗鬂h書·五行志一》:“啼糚者,薄拭目下若啼處……始自大將軍 梁冀 家所為,京都歙然,諸 夏 皆放效?!?宋 歐陽(yáng)修 《長(zhǎng)相思》詞:“愛著鵝黃金縷衣,啼粧更為誰?” 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關(guān)于女人》:“ 西漢 末年,女人的‘墮馬髻’、‘愁眉啼妝’,也說是亡國(guó)之兆?!?/p>
(2).借指美人的淚痕。 前蜀 韋莊 《閨怨》詩(shī):“啼粧曉不乾,素面凝香雪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圓圓曲》:“蠟炬迎來在戰(zhàn)場(chǎng),啼糚滿面殘紅印?!币槐咀鳌?粧 ”。
愁聽
聽而生愁,怕聽。 唐 王昌齡 《送魏二》詩(shī):“憶君遙在 瀟 湘 月,愁聽清猿夢(mèng)里長(zhǎng)?!?宋 柳永 《過澗歇近》詞:“疏簾風(fēng)動(dòng),漏聲隱隱,飄來轉(zhuǎn)愁聽?!?/p>
陳三聘名句,浣溪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