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歌欲有和,星鬢已將垂
出自唐代盧照鄰《和王突秋夜有所思》:
寂寂南軒夜。
悠然懷所知。
長河落雁苑,明月下鯨池。
鳳臺有清曲。
砒抽何人吹。
丹唇間玉齒,妙響入云涯。
窮巷秋風(fēng)葉,空庭寒露枝。
勞歌欲有和,星鬢已將垂。
注釋參考
勞歌
(1).勞作者之歌?!稌x書·禮志中》:“新禮以為輓歌出於 漢武帝 役人之勞歌,聲哀切,遂以為送終之禮?!?唐 張旭 《清溪泛舟》詩:“旅人倚征棹,薄暮起勞歌。” 明 王世貞 《阜城道中》詩:“春色晝冥冥,勞歌倦自聽?!?/p>
(2).憂傷、惜別之歌。 唐 駱賓王 《送吳七游蜀》詩:“勞歌徒欲奏,贈別竟無言?!?唐 許渾 《謝亭送別》詩:“勞歌一曲解行舟,紅葉青山水急流?!?/p>
星鬢
花白的鬢發(fā)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詠風(fēng)》:“時拂孤鸞鏡,星鬢視參差?!?唐 盧照鄰 《和王奭秋夜有所思》:“勞歌欲有和,星鬢已將垂。” 清 黃景仁 《客中聞雁》詩:“我亦稻粱愁歲暮,年年星鬢為伊加?!?/p>
盧照鄰名句,和王突秋夜有所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