詭遇便巧射,晚嫁由拙妁
出自宋代蘇轍《和子瞻監(jiān)試舉人》:
登科歲云徂,舊學日將落。
外遭饑寒侵,內(nèi)苦憂患鑠。
傳家足墳史,遺說本精約。
群言久紛蕩,開卷每驚矍。
居官忝庠序,授業(yè)止干龠。
朝廷發(fā)新令,長短棄前彟。
緣飾小學家,睥睨前王作。
聲形一分解,道義因附托。
安行厭衢路,強挽就縻縛。
縱橫施口鼻,爛熳涂丹堊。
強辯忽橫流,漂蕩終安泊。
憶惟法初傳,欲講面先怍。
新科勸多士,從者盡高爵。
徘徊始未信,炫誘終難卻。
嗟哉守愚鈍,幾不被譏謔。
獨醒慚餔糟,未信恥輕諾。
敢言折鋒芒,但自保城郭。
有司顧未知,選試謬西洛。
群儒誰號令,新語競投削。
雖云心所安,恐異時量度。
詭遇便巧射,晚嫁由拙妁。
誰能力春耕,忍饑待秋獲。
聞兄職在監(jiān),考較筆仍閣。
縮手看傍人,此意殊未惡。
注釋參考
詭遇
(1).謂違背禮法,驅(qū)車橫射禽獸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吾為之范我馳驅(qū),終日不獲一;為之詭遇,一朝而獲十?!?趙岐 注:“橫而射之,曰詭遇,非禮之射,則能獲十。” 朱熹 集注:“詭遇,不正而與禽遇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修文》:“不失其馳,不抵禽,不詭遇,逐不出防,此苗獮蒐狩之義也。” 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馭不詭遇,射不翦毛。”
(2).比喻用不正當?shù)氖侄稳プ非?、取得某種東西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釋爭》:“是故 孟之反 以不伐獲圣人之譽, 管叔 以辭賞受嘉重之賜,夫豈詭遇以求之哉,乃純德自然之所合也?!?唐 白居易 《適意》詩之二:“直道速我尤,詭遇非吾志。” 景耀月 《古詩》:“詭遇謀人國,隘者或見丑?!?/p>
便巧
(1).靈便敏捷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君道》:“當 堯 之時, 舜 為司徒, 契 為司馬…… 堯 體力便巧,不能為一焉。 堯 為君而九子為臣,其何故也?”
(2).指簡便靈巧之處?!稘h書·食貨志上》:“其耕耘下種田器,皆有便巧。”
(3).指簡便巧妙的方法。《漢書·溝洫志》:“眾庶見 王延世 蒙重賞,競言便巧,不可用?!?宋 葉適 《朝請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陳公墓志銘》:“造 李冰 石堰, 嘉州 繩橋,皆施便巧,堅久耐實?!?/p>
巧言善辯。 漢 陸賈 《新語·輔政》:“樸直質(zhì)者近忠,便巧者近亡。” 漢 荀悅 《漢紀·元帝紀上》:“故無義而有財者顯於世,欺慢而便巧者尊於朝?!?漢 徐干 《中論·考偽》:“心疾乎內(nèi),形勞於外,然其智調(diào)足以將之,便巧足以莊之?!?/p>
晚嫁
改嫁;再醮。《水滸傳》第四四回:“原來那婦人……先嫁了一個吏員,是 薊州 人,喚做 王押司 ,兩年前身故了,方才晚嫁得 楊雄 ?!薄缎咽篮阊浴烫貋y點鴛鴦譜》:“我看孩兒病體,兇多吉少,若娶來家沖得好時,此是萬千之喜,不必講了。倘或不好,可不害了人家子女,有個晚嫁的名頭?!?/p>
蘇轍名句,和子瞻監(jiān)試舉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表情王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