匪人等鴻毛,斯道何由宣
出自唐代韋應(yīng)物《酬張協(xié)律》:
昔人鬻舂地,今人復(fù)一賢。
屬余藩守日,方君臥病年。
麗思阻文宴,芳蹤闕賓筵。
經(jīng)時(shí)豈不懷,欲往事屢牽。
公府適煩倦,開緘瑩新篇。
非將握中寶,何以比其妍。
感茲棲寓詞,想復(fù)痾瘵纏。
空宇風(fēng)霜交,幽居情思綿。
當(dāng)以貧非病,孰云白未玄。
邑中有其人,憔悴即我愆。
由來牧守重,英俊得薦延。
匪人等鴻毛,斯道何由宣。
遭時(shí)無早晚,蘊(yùn)器俟良緣。
觀文心未衰,勿藥疾當(dāng)痊。
晨期簡牘罷,馳慰子忡然。
注釋參考
匪人
(1).不是親近的人。《易·比》:“比之匪人?!?王弼 注:“所與比者皆非己親,故曰比之匪人?!?/p>
(2).引申指孤獨(dú)無親的人?!逗鬂h書·張奐傳》:“俱生圣世,獨(dú)為匪人,孤微之人,無所告訴。” 章炳麟 《蘄黃母銘》:“左處側(cè)室獨(dú)匪人,蓬頭繭足為子勤?!?/p>
(3).行為不端正的人?!兑住し瘛罚骸胺裰巳恕!?李鼎祚 集解引 虞翻 曰:“以臣弒其君,子弒其父,故曰匪人?!?唐 李朝威 《柳毅傳》:“ 涇陽 之妻,則 洞庭君 之愛女,淑性茂質(zhì),為九姻所重,不幸見辱於匪人,今則絶矣?!?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坎坷記愁》:“ 華 家盟姊贈(zèng)以匪人,彼無顏見卿;卿何反謂無顏見彼耶!”
(4).盜寇。 清 黃六鴻 《福惠全書·刑名·審盜》:“捕役得其厚利,心知不是匪人,反作乾情。” 洪深 《貧民慘劇》第五幕引:“就是那個(gè)賣皮袍子的 王一聲 ,邀著一幫匪人來搶的?!?/p>
鴻毛
鴻毛 (hóngmáo) 鴻雁的毛,比喻極輕 a goose feather—something very light or insignificant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么途徑。《楚辭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愿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(dá)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甕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譬如治家,耕當(dāng)問奴,織當(dāng)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(yuǎn)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(zé)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(bào)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云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(shí)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韋應(yīng)物名句,酬張協(xié)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