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佚名《著》:
俟我于著乎而,充耳以素乎而,尚之以瓊?cè)A乎而。
俟我于庭乎而,充耳以青乎而,尚之以瓊瑩乎而。
俟我于堂乎而,充耳以黃乎而,尚之以瓊英乎而。
注釋參考
乎而
(1).語氣助詞。用于句末,表示贊嘆?!对姟R風(fēng)·著》:“俟我於著乎而,充耳以素乎而,尚之以瓊?cè)A乎而!”
(2).“乎”和“而”是文言中常用的虛詞,因借以指文言?!都魺翕旁挕ぬ镤ㄓ鲅?lián)句記》:“勸酬兼爾汝,講論雜乎而?!彪s乎而,謂口語夾雜文言。
充耳
(1).塞住耳朵?!对姟ぺL(fēng)·旄丘》:“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?!?鄭玄 箋:“充耳,塞耳也。言 衛(wèi) 之諸臣,顏色褎然,如見塞耳,無聞知也?!薄盾髯印ざY論》:“充耳而設(shè)瑱?!?清 錢謙益 《吳士熙授承德郎制》:“昔 有宋 青溪 盜發(fā),比疆連壤,褎如充耳。”
(2).指聲音充滿耳朵。 許地山 《七寶池上底鄉(xiāng)思》:“你豈不聞這里有等等妙音充耳;豈不見這里有等等莊嚴(yán)寶相?”
(3).古代掛在冠冕兩旁的飾物,下垂及耳,可以塞耳避聽。也叫“瑱”?!对姟ばl(wèi)風(fēng)·淇奧》:“有匪君子,充耳琇瑩?!?毛 傳:“充耳謂之瑱;琇瑩,美石也。天子玉瑱,諸侯以石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詩經(jīng)稗疏·小雅》:“充耳者,瑱也,冕之飾也?!?/p>
瓊?cè)A
亦作“璚華”。1.美石?!对姟R風(fēng)·著》:“俟我於著乎而,充耳以素乎而,尚之以瓊?cè)A乎而。” 毛 傳:“瓊?cè)A,美石,士之服也?!薄妒抻洝だ觥罚骸氨逃裰茫?cè)A之室…… 西王母 之所治也。” 明 何景明 《榮養(yǎng)堂歌》:“被霞襦兮簪瓊?cè)A,母氏樂兮樂且遐?!?清 方文 《奉酬范質(zhì)公司馬》詩:“身賤那能酬水鏡,年荒無以報(bào)瓊?cè)A?!?/p>
(2).神話中瓊樹的花蕊,似玉屑?!稘h書·司馬相如傳下》:“呼吸沆瀣兮餐朝霞,咀噍芝英兮嘰瓊?cè)A。” 顏師古 注引 張揖 曰:“瓊樹生 崑崙 西流沙濱,大三百圍,高萬仞。華,蘂也,食之長生?!?/p>
(3).即瓊花。 唐 韓愈 《春雪映早梅》詩:“未許瓊?cè)A比,從將玉樹親。” 元 王沂 《寄蘇昌齡》詩:“別后瓊?cè)A幾度芳,花前顧曲憶 周郎 ?!眳⒁姟?瓊花 ”。
(4).喻雪花。 前蜀 韋莊 《冬日長安感志》詩:“閑招好客斟香蟻,悶對瓊?cè)A詠散鹽。” 宋 辛棄疾 《上西平·會稽秋風(fēng)亭觀雪》詞:“九衢中,杯逐馬,帶隨車,問誰解愛惜瓊?cè)A。”
(5).喻美好的詩文等。 元 耶律楚材 《和北京張?zhí)熳粢娂摹罚骸碍側(cè)A贈我將何報(bào),聊寄 江 南古樣絃?!?清 方文 《贈閻百詩續(xù)娶》詩:“腹如經(jīng)笥飽,才比劍鋒銛。錦字隨時綴,璚華信手拈?!?/p>
佚名名句,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