況得窮日夕,乘槎何所之
出自唐代王瓚《冬日與群公泛舟焦山》:
江外水不凍,今年寒復(fù)遲。
眾芳且未歇,近臘仍袷衣。
載酒適我情,興來趣漸微。
方舟大川上,環(huán)酌對(duì)落暉。
兩片青石棱,波際無因依。
三山安可到,欲到風(fēng)引歸。
滄溟壯觀多,心目豁暫時(shí)。
況得窮日夕,乘槎何所之。
縱步不知遠(yuǎn),夕陽猶未回。
好花隨處發(fā),流水趁人來。
注釋參考
窮日
(1).盡一整天的時(shí)間;終日。 三國 吳 韋昭 《博奕論》:“窮日盡明,繼以脂燭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蔣抑卮》:“昨忽由 任君 克任 寄至《黑奴吁天録》一部及所手録之《釋人》一篇,乃大歡喜,窮日讀之,竟畢?!?/p>
(2).指癸亥日?!逗鬂h書·鄧禹傳》:“明日癸亥, 匡 等以六甲窮日不出。” 王先謙 集解:“六甲以甲子始,周行一匝,至癸亥止,故謂窮日。”
乘槎
亦作“ 乘楂 ”。乘坐竹、木筏。傳說天河與海通,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,不失期,遂立飛閣于查上,乘槎浮海而至天河,遇織女、牽牛。此人問此是何處,答曰:“君還至 蜀 郡訪 嚴(yán)君平 則知之?!焙笾?蜀 , 君平 曰:“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?!闭谴巳说教旌訒r(shí)。見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十。《藝文類聚》卷八引“查”作“楂”。 南朝 梁 宗懔 《荊楚歲時(shí)記》也載有類似的傳說: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,乘槎經(jīng)月,到一城市,見有一女在室內(nèi)織布,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,后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(jī)石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序》:“況復(fù)舟楫路窮,星漢非乘槎可上;風(fēng)飇道阻, 蓬萊 無可到之期?!?宋 蘇軾 《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》:“豈知乘槎天女側(cè),獨(dú)倚云機(jī)看織紗。” 清 孔尚任 《岸桴記》:“予乘槎三年,江淮湖海,住若里巷。”后用以比喻奉使。 唐 杜甫 《有感》詩之一:“乘槎斷消息,無處覓 張騫 。” 清 汪懋麟 《得舟次二只琉球使還消息》詩之一:“聞道乘槎客,安流實(shí)快哉?!?清 黃遵憲 《遠(yuǎn)歸》詩:“且圖傍岸牽舟住,競説乘槎犯斗還。”參見“ 星槎 ”、“ 浮槎 ”。
何所
何處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人皆以為不治產(chǎn)業(yè)而饒給,又不知其何所人?!?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徧處處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新人新人聽我語:我所思兮在何所?”
王瓚名句,冬日與群公泛舟焦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削削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