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宋之問《發(fā)藤州》:
朝夕苦遄征,孤魂長自驚。
泛舟依雁渚,投館聽猿鳴。
石發(fā)緣溪蔓,林衣掃地輕。
云峰刻不似,苔蘚畫難成。
露裛千花氣,泉和萬籟聲。
攀幽紅處歇,躋險綠中行。
戀切芝蘭砌,悲纏松柏塋。
丹心江北死,白發(fā)嶺南生。
魑魅天邊國,窮愁海上城。
勞歌意無限,今日為誰明。
注釋參考
魑魅
(1).古謂能害人的山澤之神怪。亦泛指鬼怪。《漢書·王莽傳中》:“敢有非井田圣制,無法惑眾者,投諸四裔,以御魑魅?!?顏師古 注:“魑,山神也。魅,老物精也?!薄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捎魑魅,斮獝狂?!?薛綜 注:“魑魅,山澤之神?!?唐 盧綸 《割飛二刀子歌》:“刀乎刀乎何燁燁,魑魅須藏怪須懾。” 清 唐孫華 《時世公子行》:“生獰面目驕橫色,如睹魑魅逢山臊?!?/p>
(2).常喻指壞人或xie{1|1}惡勢力。 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獲丑》:“暗想朝廷上白日昏,妖氛魑魅公然奮?!?廬隱 《或人的悲哀》:“他們不用鏡子,照他們魑魅的怪狀。”
(3).指荒涼、邊遠(yuǎn)的地區(qū)。語本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投諸四裔,以御螭魅。” 宋 蘇軾 《到常州謝表》之一:“已分沒身,寄殘骸於魑魅;敢期擇地,收暮景於桑榆。”參見“ 螭魅 ”。
邊國
外國?!赌印て呋肌罚骸斑厙辆?,四鄰莫救,二患也?!薄栋儆鹘?jīng)·構(gòu)驢乳喻》:“昔邊國人不識於驢,聞他説言驢乳甚美,都無識者。”
愁海
極言愁多。 唐 孟郊 《招文士飲》詩:“醒時不可過,愁海浩無涯?!?/p>
上城
進(jìn)城?!都t樓夢》第四十回:“我們鄉(xiāng)下人,到了年下,都上城來買畫兒貼。” 魯迅 《吶喊·故鄉(xiāng)》:“ 閏土 很高興,說是上城之后,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?!?沙汀 《丁跛公》:“可是當(dāng)他第二天上城時,要是他記性好,他一定會為他的胡說八道不好受的。”
宋之問名句,發(fā)藤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