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盆池》:
西江之水何悠哉,經(jīng)歷灨石險且回。
余波拗怒猶涵澹,奔濤擊浪常喧豗。
有時夜上滕王閣,月照凈練無纖埃。
楊闌左里在其北,無風(fēng)浪起傳古來。
老蛟深處厭窟穴,蛇身微行見者猜。
呼龍瀝酒未及祝,五色粲爛高崔嵬。
忽然遠(yuǎn)引千丈去,百里水面中分開。
收蹤滅跡莫知處,但有雨雹隨風(fēng)雷。
千奇萬變聊一戲,豈顧溺死為可哀。
輕人之命若螻螘,不止山岳將傾頹。
此外魚蝦何足道,厭飫但覺腥盤杯。
壯哉豈不快耳目,胡為守此空墻隈。
陶盆斗水仍下漏,四岸久雨生莓苔。
游魚撥撥不盈寸,泥潛日炙愁暴鰓。
魚誠不幸此局促,我能決去反徘徊。
注釋參考
余波
余波 (yúbō) 指事件結(jié)束后殘留的影響 repercussions;aftermath拗怒
憤怒不平。《舊唐書·鄭畋傳》:“殊不知五侯拗怒,期分 項羽 之尸;四塚既成,待葬 蚩尤 之骨?!?清 袁枚 《續(xù)新齊諧·陰氏妹》:“家人奔救,女力甚猛,五六人持之,方得脫挾。歸問其故,猶拗怒咆哮?!?清 龔自珍 《送徐鐵孫序》:“則如 嶺 之表,海之滸,磅礴浩洶,以受天下之瑰麗,而洩天下之拗怒也。”
抑制怒氣?!段倪x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蹂躪其十二三,乃拗怒而少息?!?李善 注:“拗,猶抑也。於六切。” 唐 李復(fù)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李衛(wèi)公靖》:“一奴從東廊出,儀貌和悅,怡怡然;一奴從西廊出,憤氣勃然,拗怒而立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巧娘》:“ 三娘 見母與 巧娘 相抵,意不自安,以一身調(diào)停兩間,始各拗怒為喜?!?/p>
涵澹
亦作“ 涵淡 ”。水激蕩貌。 唐 劉禹錫 《平齊行》之二:“千鈞猛簴順流下,洪波涵淡浮熊羆。” 宋 歐陽修 《盆池》詩:“餘波拗怒猶涵澹,奔濤擊浪常喧虺?!?宋 蘇軾 《石鐘山記》:“山下皆石穴罅,不知其淺深,微波入焉,涵澹澎湃而為此也?!?清 魏源 《貴溪象山龍虎山》詩之三:“空明與巉峭,終古相涵澹?!?/p>
喧豗
喧豗 (xuānhuī) 發(fā)出轟響,也指轟響聲 bustle 飛湍瀑流爭喧豗?!畎住妒竦离y》 一夜大雪風(fēng)喧豗。——蘇舜欽《城南歸值大風(fēng)雪》歐陽修名句,盆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