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張先《菩薩蠻》
雙針競引雙絲縷。家家盡道迎牛女。不見渡河時??章劄貔o飛。西南低片月。應恐云梳發(fā)。寄語問星津。誰為得巧人。
注釋參考
雙針
《太平御覽》卷八三○引 南朝 宋 劉義恭 《啟事》:“圣恩賜金銀針、七色縷。”因以“雙針”為針之美稱。 南朝 梁 蕭子范 《七誘》:“懷素縷之雙針,愿因之於三鳥?!?南朝 梁 劉遵 《七夕穿針》詩:“向光抽一縷,舉袖弄雙針?!?/p>
絲縷
(1).蠶絲、線縷之類的統(tǒng)稱?!赌印ど型稀罚骸捌┤艚z縷之有紀,罔罟之有綱?!薄段骶╇s記》卷一:“中設木畫屏風,文如蜘蛛絲縷?!薄赌鲜贰埦w傳》:“ 劉悛之 為 益州 ,獻 蜀 柳數(shù)株,枝條甚長,狀若絲縷。”
(2).指不斷的情思。 魯迅 《<吶喊>自序》:“所謂回憶者,雖說可以使人歡欣,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,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,又有什么意味呢?!?/p>
張先名句,菩薩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