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萬山》
西行度連山,北出臨漢水。
漢水蹙成潭,旋轉(zhuǎn)山之趾。
禪房久已壞,古甃含清泚。
下有仲宣欄,綆刻深容指。
回頭望西北,隱隱龜背起。
傳云古隆中,萬樹桑柘美。
月炯轉(zhuǎn)山曲,山上見洲尾。
綠水帶平沙,盤盤如抱珥。
山川近且秀,不到懶成恥。
問之安能詳,畫地費(fèi)簪箠。
注釋參考
行度
(1).執(zhí)法。《管子·問》:“令守法之官曰:‘行度必明,毋失經(jīng)常?!?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管子五》:“行度,行法度也?!?/p>
(2).運(yùn)行的度數(shù)?!洞呵铩る[公三年》“王二月己巳,日有食之” 晉 杜預(yù) 注:“日月動(dòng)物,雖行度有大量,不能不小有盈縮,故有雖交會(huì)而不食者,或有頻交而食者?!薄端鍟ぬ煳闹旧稀罚骸?馬季長 創(chuàng)謂璣衡為渾天儀。 鄭玄 亦云:‘其轉(zhuǎn)運(yùn)者為璣,其持正者為衡,皆以玉為之。七政者,日月五星也。以璣衡視其行度,以觀天意也?!?宋 文瑩 《湘山野錄》卷上:“臣尋推得王星自閏五月二十五日,近太陽行度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九:“日每行不及天一度,月每行不及天二十九度半,此一日行度之差也。”
連山
(1).古《易》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卜》:“掌三易之灋,一曰《連山》,二曰《歸藏》,三曰《周易》?!?賈公彥 疏:“其卦以純艮為首,艮為山,山上山下是名連山,云氣出內(nèi)於山,故名《易》為《連山》?!?唐 韓愈 《毛穎傳》:“﹝ 蒙恬 ﹞召左右庶長與軍尉,以《連山》筮之,得天與人文之兆?!?羅惇曧 《文學(xué)源流·三代以上文學(xué)》:“《連山》、《歸藏》,簡編并沒?!?/p>
(2).連綿的山嶺。 南朝 梁 吳均 《至湘洲望南岳詩》:“重波淪且直,連山糾復(fù)紛。” 唐 王維 《終南山》詩:“ 太乙 近天都,連山接海隅?!?宋 蘇轍 《同王適賦雪》:“重樓復(fù)閤爛生光,絶澗連山漫不見。”
(3).滿山。 唐 盧綸 《春日臥病示趙季黃》詩:“黃埃滿市圖書賤,黑霧連山虎豹尊?!?清 王凱泰 《臺(tái)灣雜詠》:“好竹連山覺筍香,馬蹄入市許先嘗。”
(4).見“ 連山眉 ”。
出臨
吊唁?!稘h書·燕剌王劉旦傳》:“ 廣意 言待詔 五莋宮 ,宮中讙言帝崩,諸將軍共立太子為帝,年八九歲,葬時(shí)不出臨?!薄赌淆R書·良政傳·傅琰》:“五年,卒。 琰 喪西還,有詔出臨。” 唐 韓愈 《順宗實(shí)錄五》:“天下吏人,誥至后,出臨三日,皆釋服,無禁婚嫁祠祀,飲酒食肉。”
舊指朝廷官員出任外職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王仲宣誄》:“入管機(jī)密,朝政以治;出臨 朔 岱 ,庶績咸熙。” 宋 陸游 《賀謝提舉啟》:“迨法宮之決事,付便郡以優(yōu)賢,曾未逾年,已聞報(bào)政,入膺三接之寵,出臨千里之畿?!?遼 劉詵 《耶律宗允墓志銘》:“時(shí)王公將相出臨外任者,皆詔赴天闕,預(yù)觀縟儀?!?/p>
漢水
漢水 (Hàn Shuǐ) 中國中部的一條河,長江最長支流,發(fā)源于陜西南部米倉山,流經(jīng)陜西南部及湖北,在武漢入長江,全長1532公里 the Han River蘇軾名句,萬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