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歸京兆新,日與長安遠(yuǎn)。
出自唐朝權(quán)德輿《惠昭皇太子挽歌詞二首》
前星落慶霄,薤露逐晨飆。宮仗黃麾出,仙游紫府遙。
空嗟鳳吹去,無復(fù)雞鳴朝。今夜西園月,重輪更寂寥。
東朝聞楚挽,羽翿依稀轉(zhuǎn)。天歸京兆新,日與長安遠(yuǎn)。
蘭芳落故殿,桂影銷空苑。騎吹咽不前,風(fēng)悲九旗卷。
注釋參考
京兆
京兆 (jīngzhào) capital 指京師所在地區(qū) 京師有京兆獄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 指管理京師地區(qū)的衙門。 京兆五城即不敢專決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 指京兆尹,即京師的地方長官 韓愈吏部權(quán)京兆。——宋· 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(shí)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(shí),號(hào)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(zèng)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權(quán)德輿名句,惠昭皇太子挽歌詞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