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年二月,詔書移牧河間,邦之父兄皆惜其去
出自宋代蘇轍《和李誠之待制燕別西湖〈并敘〉》:
熙寧六年九月,天章閣待制李公,自登州來守此邦。
愛其山川泉石之勝,怡然有久留之意。
此邦之人,安公之惠,亦欲公之久于此也。
然自其始至,而民知其方將復(fù)用,懼其不能久矣。
明年二月,詔書移牧河間,邦之父兄皆惜其去。
雖公亦將留焉而不可得也。
于是數(shù)與其僚燕于湖上,曰:“北方幸安,余將復(fù)老于此。
”酒酣,賦詩以別,從而作者三人。
公平生喜為詩,所至成編,及來此邦而未嘗有所為,故尤貴之。
遂相與刻于石,以慰邦人之思焉。
東來亦何恃,夫子此分符。
談笑萬事畢,樽罍眾客俱。
高情生遠(yuǎn)岫,清興發(fā)平湖。
坐使羈游士,能忘歲月徂。
縱歡真樂易,恨別不須臾。
廟幄新謀帥,河間最近胡。
安邊本余事,清賞信良圖。
應(yīng)念茲園好,流泉海內(nèi)無。
注釋參考
明年
明年 (míngnián) 今年的下一年 next year 越明年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 明年復(fù)攻趙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 明年陵降?!稘h書·李廣蘇建傳》二月
中篇小說。柔石作。1929年發(fā)表。青年知識(shí)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(zhèn)小學(xué)任教,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。蕭因同情、資助在北伐戰(zhàn)爭中犧牲的老同學(xué)的寡妻文嫂,而招致非議和誣蔑。為了徹底幫助文嫂,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,娶文嫂為妻,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。文嫂終于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。蕭澗秋受此打擊,毅然離開芙蓉鎮(zhèn),陶嵐決意隨他而去。詔書
詔書 (zhàoshū)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書 imperial decree; imperial edict 衣帶詔書河間
河間 (héjiān) 水流方向一致的相鄰河流之間的地區(qū) interfluve父兄
父兄 (fùxiōng) 父親與兄長。 father and elder brothers 兼仗父兄之烈?!巍?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 泛指家中長輩,或用作偏義復(fù)詞,指兄 我有親父兄,性行暴如雷?!队衽_(tái)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蘇轍名句,和李誠之待制燕別西湖〈并敘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