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藻《憎吏行》:
人逢胥吏面,唾欲搗其胸。
傷哉彼何罪,造化生蛇蟲。
田宅世無有,妻孥腹屢空。
人家詞訟起,踴躍時命通。
天性本懷惡,煎熬仍怕窮。
得錢即歡喜,道理那能公。
州府珍寶饋,縣官筵席供。
吏贓黥且死,州縣多寬容。
三尺既虛設(shè),民冤訴高穹。
高穹不垂耳,官吏屋俱豐。
注釋參考
三尺
三尺 (sānchǐ) 指劍,劍約長三尺,故以“三尺”為劍的代稱 sword 指法律。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法律為“三尺法”,簡稱“三尺” laws and statutes written on three-foot bamboo strips 臧使者枉用三尺,以仇一言之憾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虛設(shè)
虛設(shè) (xūshè) 機構(gòu)職位等雖然存在,實際上不起作用, nmoinal;exist in name only 這個職位等于虛設(shè) 該機構(gòu)形同虛設(shè)冤訴
因冤屈而上告?!杜f唐書·狄仁杰傳》:“ 仁杰 , 儀鳳 中為大理丞,周歲,斷滯獄一萬七千人,無冤訴者。”
高穹
蒼天?!端问贰な兰覀鞫の魇衩鲜稀罚骸昂胃唏分坏v,與幽壤之同歸!”
陳藻名句,憎吏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