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巫神氣終須怯,下里音聲必不長(zhǎng)
出自唐代劉兼《簡(jiǎn)豎儒》:
蹄涔豈信有滄浪,螢火何堪并太陽(yáng)。
淵奧未曾探禹穴,矜夸便擬越丘墻。
小巫神氣終須怯,下里音聲必不長(zhǎng)。
近日冰壺多晦昧,虎皮羊質(zhì)也觀光。
注釋參考
巫神
巫師。
下里
下里 (xiàli) 用在數(shù)目字后面,表示方面或方位 aspect or direction;countryside 人群忽拉一下向四下里散開音聲
(1).樂(lè)音;音樂(lè)?!吨芏Y·地官·鼓人》:“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?!?三國(guó)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余少好音聲,長(zhǎng)而玩之?!?唐 韓愈 《唐故檢校尚書左仆射右龍武軍統(tǒng)軍劉公墓志銘》:“公不好音聲,不大為居宅,於諸帥中獨(dú)然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鳳陽(yáng)士人》:“音聲靡靡,風(fēng)度狎褻。”
(2).泛指聲音?!读凶印钪臁罚骸胺蚨?wù)咭袈?,而不得聽者,謂之閉聽?!?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一:“又有鴛鴦,雌雄各一,恒棲樹上,晨夕不去,交頸悲鳴,音聲感人。” 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二折:“這等夜深,只聽得岸上女人音聲,好似我 倩女 小姐?!?聞一多 《紅燭·紅豆》:“聽他跳激底音聲,這般凄楚!這般清切!”
劉兼名句,簡(jiǎn)豎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