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人方內(nèi)欲相尋,行盡四維無處覓。
出自唐朝劉禹錫《翰林白二十二學(xué)士見寄詩一百篇》
吟君遺我百篇詩,使我獨(dú)坐形神馳。玉琴清夜人不語,
琪樹春朝風(fēng)正吹。郢人斤斫無痕跡,仙人衣裳棄刀尺。
世人方內(nèi)欲相尋,行盡四維無處覓。
注釋參考
世人
世人 (shìrén) 世上的人;普通人 common people 世人皆知 自李唐來,世人甚愛牡丹。—— 宋· 周敦頤《愛蓮說》方內(nèi)
(1).指塵世。對“方外”而言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 孔子 曰:‘彼游方之外者也,而 丘 游方之內(nèi)者也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暗惑》:“豈知圣人智周萬物,才兼百行,若斯而已,與夫方內(nèi)之士,有何異哉!” 宋 秦觀 《三老堂》詩:“晚厭方內(nèi)游,把袂訪閑逸?!?/p>
(2).猶國內(nèi),域中。《史記·孝文本紀(jì)》:“方內(nèi)安寧,靡有兵革?!?宋 朱熹 《壬午應(yīng)詔封事》:“春秋未高,方內(nèi)無事。” 明 朱鼎 《玉鏡臺(tái)記·完聚》:“近賴皇天悔禍,羣寮誓心,驅(qū) 劉石 于沙漠,勦 王敦 于方內(nèi)?!?/p>
方枘。方形的榫子。 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二》:“ 淳于髠 曰:‘方內(nèi)而員釭,如何?’”
相尋
(1).相繼;接連不斷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效古》詩之一:“誰謂人道廣,憂慨自相尋?!薄侗笔贰ぴ促R傳》:“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, 歷陽 、 瓜步 相尋失守?!薄痘ㄔ潞邸返谒牧兀骸案厕H相尋,曾不知戒,內(nèi)閣耳目猶人有先機(jī)議處,以肅戎行者乎?”
(2).尋訪;找尋。 唐 韋瓘 《周秦行紀(jì)》:“今夜風(fēng)月甚佳,偶有二女伴相尋,況又遇嘉賓,不可不成一會(huì)。” 宋 朱熹 《麗澤堂》詩:“感君懷我意,千里夢相尋?!薄端疂G傳》第十九回:“到得那里,相尋著 吳用 、 劉唐 船隻,合做一處?!?/p>
四維
四維 (sìwéi) 古代指禮、義、廉、恥四種道德準(zhǔn)則,認(rèn)為是維系國家所必需的 four moral standards in ancient times 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 指東南、東北、西南和西北四角 northeast,southeast,southwest,and northwest 帝張四維,運(yùn)之以斗…——《淮南子》 指四方 all sides 流落四維 即四肢 limbs 因于氣為腫,四維相代,陽氣乃竭?!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?。馬蒔注:“四維者,四肢也?!?h3>無處(1).無所處。謂沒有處置的理由?!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:“若於 齊 ,則未有處也。無處而餽之,是貨之也?!?趙岐 注:“我在 齊 無事,於義未有所處也。義無所處而餽之,是以貨財(cái)取我?!?/p>
(2).猶無為,無常?!秴问洗呵铩む鞯馈罚骸暗蹮o常處也,有處者乃無處也?!?高誘 注:“有處,有為也。有為則不能化,乃無處為也?!?/p>
(1).沒有處所;沒有地方。《楚辭·九辯》:“年洋洋以日往兮,老嵺廓而無處。”《漢書·高后紀(jì)》:“汝為將而棄軍, 呂氏 今無處矣?!?顏師古 注:“言見誅滅,無處所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江畔獨(dú)步尋花七絕句》之一:“江上被花惱不徹,無處告訴只顛狂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?!?/p>
(2).無一處,沒有任何地方。 唐 方干 《送孫百篇游天臺(tái)》詩:“遠(yuǎn)近常時(shí)皆藥氣,高低無處不泉聲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五:“漫山遍野,無處不到,并無一些下落?!?/p>
劉禹錫名句,翰林白二十二學(xué)士見寄詩一百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托卡世界少女屋